李國新
他剛參加工作兩個多月,就替領導上縣里開會。會前,主持會議的領導順口問他,你現在負責什么工作?
他說是鄉團委副書記。領導問:你們鄉的團員有多少?
他一時答不上來,臉憋得通紅。
回去后。他把上面領導問他團員多少人,如實告訴自己的分管領導。分管領導告訴他,下次不管誰問數字,你可以胡諂一個。比如鄉里有3萬人,團員青年占10%,就3000人,但你不要報整數,把個數說上。他一下明白了。
又一次,他去參加縣里的一個會,要當場填一個基本情況表,他很快就填了。主持會議的領導當場就表揚他,說他對工作負責,情況摸得仔細。
幾年后,他走向鄉領導崗位,分管一項工作。這項工作經常要數字。有天,上面開分管領導會議,領導在上面問他,你們單位多少黨員?
他馬上答,1683名。
領導又問,貧困黨員多少?
他回答,269名。領導再問,流動黨員呢?
他回答,65名。
他幾乎對答如流。
領導對他的回答很滿意。但輪到其他單位回答,不是吞吞吐吐,就是支支吾吾。
他不僅對自己的分管工作情況了如指掌,對其他工作也一樣。年底,市領導來了,一把手不在家,黨辦主任讓他臨時當差,他連筆記本也沒帶。
領導問他,鄉里今年的產值可達多少億?
他隨口說了整數6個億,但這次沒有帶小數。
領導一驚,馬上就點頭。
那么招商引資呢?
他說兩個億。不等領導繼續問,他又解釋,全年招商引資項目24個,開發新產品16個……
領導見他說得這么具體,想必是情況掌握得全面,工作做得仔細。
第二天,一篇新聞稿就發在市報頭版上了。
鄉里的主要領導回來后,看見報紙上的數字,起初有點驚訝,但馬上又恢復平靜了,叫人把他找來,對他說,謝謝你,你的匯報太好了!
他心里好笑,數字這玩藝,看不見摸不著,夸大一點不要緊,現在的領導都愛聽。
一年后,組織部來人,對他進行考察。一把手透露,說那次市領導來考察時,看中他了,說他對基層工作這么熟,這樣的人不用,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要大力培養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