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趙薇
編劇:李檣
主演:趙又廷、韓庚、楊子姍、江疏影、劉雅瑟、張瑤、包貝爾、鄭愷、王嘉佳、黃明、佟麗婭
類型:劇情/愛情
片長:130分鐘
上映日期:2013年4月26日
又名:致青春
2007年,我們聽說趙薇考上了北影導演系研究生。
眾所周知,北影要求該系研究生在畢業的時候,不僅需要提交學術論文,還要有導演作品。不過,學校并不要求畢業作品實現國內院線的公映,但趙薇卻很明確:“我一開始拍的時候,就想過它一定是會跟所有人見面的。”
自此,我們便等待著趙薇成為導演的那一天到來,思量著曾經的演員,會交出怎樣的導演作品。只是這一天,推遲了三年。期間,趙薇忙著代言、拍戲、結婚、生子,更重要的是,她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她希望一部冠著“趙薇導演作品”的電影,不是一部匆匆而就的應付之作,而是一部誠意之作。它就是現在的《致青春》。
原著作者辛夷塢在小說中并未過多強調故事的時代背景,只是根據角色的言行舉止,讀者可以判斷它是一個發生在新千年以后的青春愛情故事。然而,他們做了一個頗有深意的改動——將故事時間提前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中國發生巨大變動的年代,也是對應了趙薇的青春歲月。
雖然趙薇反復強調自己沒有這么自戀,沒有把個人的情感、故事編排進入電影的劇情里邊。但是,趙薇選了一個女主名字與其相似的故事,選了一個眉眼臉型相似,性格感情神合的女孩子,誰說難道不是隱在鏡頭之后的趙薇,將自己逝去的青春投射在銀幕上?再者,誰又說這個一代人的偶像明星的青春,不是已經融入大時代的節奏,與每個人的青春都發生了交集了呢?
《致青春》也是趙薇的青春,它多像一個讓我們再次向青春揮別的儀式。
人是非常主觀的生物,人類的記憶永遠無法像攝像機眼睛一樣,忠實記錄所經歷的一切——人只看他們想看到的東西,只記憶他們想記憶的東西。
所以,青春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想要它美好。我們記憶中的青春是經過我們選擇、歪曲、涂改的記憶。逝去的青春附著在一首歌、一部電影、一個意象上,輕而易舉地挑動起觀眾等待被感動的神經。《致青春》就是挑動這根神經的刺。
這些年的青春片反復讓我們知道,青春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逆。之后,在每一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都慢慢塑造了現在的你,你只能寄托于無數個平行中,總有一個青春是無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