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材料靈活、巧妙解決自然力量的再生難題。
自由造型
渾圓、任意的有機形態是耗時費力、成本較高的制造難題。奧地利Organoid公司開發了一種經濟、可持續的制造工藝,采用由內膨脹的結構造型,向其外部噴射粘合劑與木屑、麥稈等可降解工業廢料,經真空壓縮和硬化實現豐富的有機形態。(圖01)
抽絲剝繭
Polyfloss公司解決了塑料的再利用問題。將塑料廢棄物熔入一個類似棉花糖機的高速烤爐里,在這個過程把塑料與難以回收的玻璃纖維或其他成分分離,取得的羊毛狀纖維可以用來制造碗、燈罩,甚至服裝。(圖02)
木料華夫
拉托維亞的創新公司Dendrolight試圖改善天然木材的性能。他們在木材的中間層填入由條狀松木、云杉、山楊等材料垂直交替的網格,通過這一結構減輕了產品40%的重量,也緩解了木材原生性紋理的膨脹和翹曲。(圖03)
綠網橡膠
臺灣制造商Tiong Liong研發了合成橡膠Ariaprene,作為氯丁橡膠的綠色替代品。它不僅是無毒、低致敏性的泡沫,而且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表面的孔眼增加了材料的靈活透氣性。(圖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