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粉
摘 要:近年來,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之一,課堂秩序也是困擾教師的一大難題,尤其是技工院校。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觀點:要維持好課堂秩序,第一,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管理中;第二,調整課堂秩序要講究方式方法;第三,教師也要調整好心態;第四教師要為人師表,加強自身修養。
關鍵詞:課堂秩序 管理 技工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222-01
維持好課堂秩序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避免發生或者消除影響班級有序學習的事件,如學生打鬧、睡覺、玩手機等;二是通過學習凝聚班級合力,在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之一,課堂秩序也是困擾教師的一大難題,尤其是技工院校。技工院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1],生源素質普遍不高、學習積極性低、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差、紀律渙散,班級里很難挑出幾個比較稱職的班干部,嚴重制約著學生管理工作,影響課堂教學秩序[2]。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管理中,用心與學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課堂上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良好品格的塑造者[3]。教師要經常與班主任交流,和學生談心,參加學生組織的一些活動,加入到學生中來,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動態,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使學生能接納老師,信任老師。只要老師對學生真誠以待,學生是很樂意敞開心扉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咱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師生之間相互了解溝通,建立了感情基礎,課堂管理就輕松多了。如果教師只顧在課堂上授業,不管育人,置身于班級管理之外,將會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
其次,調整課堂秩序要講究方式方法。教師面對的學生素質千差萬別,課堂教學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老師能根據學生和課堂狀況適時調整。
就好比一位有經驗的廚師做菜,面對著一堆的原料,要考慮做法和形式,考慮放菜順序、火候、口感,做到色、香、味、型俱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營養價值,讓人家吃起來回味無窮,贊不絕口。課堂教學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生聽課,也會討論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例如,課堂管理中,采取分層次、小組合作、組間評價、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方式,使課堂充實充滿生氣,過程緊湊,效果肯定不錯。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積累總結,注重課堂形式的變化,達到課堂秩序的和諧。
另外,教師也要調整好心態[4]。技工院校的生源就決定了學生管理難度大,課堂秩序難維持。學生在課堂上自律意識差,做出影響課堂秩序的行為是正常現象,不能由此對學生持有偏見,這樣將不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對課堂教學也是不利的,同時也會影響到自身健康。應當調整好心態,先了解情況,克制自己不發火、不動手,就事論事,公事公辦。不能憑自己的感覺,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重在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否則有可能引起課堂大亂,老師尊嚴盡失。應當留一些余地給學生,不要說刺激療學生的話,學生畢竟還是孩子,要注重方式方法。總之,處理學生日常課堂不良行為的前提,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這并不代表縱容學生的錯誤行為。讓學生上課安靜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學生要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形成班級正氣,使個別學生破壞課堂秩序、影響大家學習的行為受到同學們的反對和譴責,這才是積極的,根本的做法。
當然,教師要為人師表,加強自身修養。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則,上課不遲到早退,課堂上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認真備課,使教學秩序井然有序,同時,體現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教師除了掌握專業知識外,還要通曉自然社會學科、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做到知識淵博[5~6]。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懂心理學,這就如同一個心臟專業醫生不了解心臟的構造”。教師要較好的進行課堂教學管理,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相鄰學科的聯系日益加強,文理相互滲透,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科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師的知識越淵博,越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越能很好的掌控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授課效率,課堂管理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課堂管理復雜多變,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個性、教師的教學和管理藝術等。管理學生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同時,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課堂管理觀念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和改進,以求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杜運東.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與管理創新[J].管理學家,2011(12).
[2] 謝明華.職高技校辦學的現狀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4(10):29-30.
[3] 劉冬梅,朱朝光.淺談技工院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方法[J].職業,2012(1).
[4] 姚運寶.教師的心態[J].教育藝術,2000(7):9-10.
[5] 韓向軍.如何進行課堂管理[J].學周刊,2011(35):105.
[6] 李玉.課堂管理變革呼喚創新型教師[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