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子
拼車族不僅僅關注經濟問題的分配,更希望拼車能給自己帶來好心情。一旦過度商業化,拼車的“分擔”本質就很難和黑車的“賺錢”目的區分開來。
“拼車合法化等于間接肯定了黑車的存在,這樣出租車的壓力要大了”、“黑車火了,出租車哭了”。
最近,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今年年內將會出臺針對私家車拼車的指導意見,對市民關注的合乘概念、費用攤算等做出界定和規范,并計劃對公益性合乘予以鼓勵。
消息發布后,眾多質疑直接將矛頭對準拼車合法化后,拼車與黑車的關系上,如果細則從政策層面保證拼車不會當做黑車被打擊,反過來是不是也會給黑車更多空子可鉆呢?
事實上,拼車已經存在多年?!肮惶珨D,打的太貴,買車不現實,不如和人拼個車”……諸多因素使得自發的“順路拼車”現象日趨流行。交通委此次出來“正名”,只是在各種壓力下不得已地明確承認現實。對拼車來說,“有合法身份”就已經夠了,不少拼車族甚至不希望有更多的政策規則出臺。
從拼車的現狀來看,細則制定的重點會集中在乘客與車主間小額經濟往來性質如何界定等問題上。其實收費多少對拼車者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事,因為大家都是經過協商、認可后,才同意拼車的。
對于車主來說,象征性的收費對日常養車費用已經是一種分擔了,除了節約環保之外,上下班路上有個人聊聊天,甚至還能結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是一種難以計價的收獲。
在一些拼車信息中,常常有這樣的要求:“求不愛說話沉默是金的朋友”、“拼車人不可以聽鳳凰傳奇”……人們不僅僅關注經濟問題的分配,更希望拼車能給自己帶來好心情。
這也是拼車與黑車本質上不同的地方。拼車與黑車的出發點,一個是為分擔,一個是為賺錢,拼車的車主和乘客之間,或同事,或鄰居,分擔多少成本大家商量著來,雙方在成本分擔上通常不會錙銖必較。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對車主的客運行為,拼車人并不希望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介入并予以管制。
事實上,政府不可能像規定出租車價格一樣給出收費標準,只能給出一個確保費用大致與成本持平的政府指導價。同時綜合耗油、車輛磨損等因素,核定一個每公里多少錢的上限,如果車主的收費超過了限額,則被視為非法營運。
但是除去油費和過路費之外,關于汽車的折舊費以及駕駛人的勞動如何界定在實際運作中是很給出清晰界定的,以此作為是否有贏利行為的判斷依據也必定是困難重重。
黑車有很強的職業性和隱蔽性,乘車人往往對黑車車主可能的欺客宰客行為保持高度戒心,在費用多少方面經常爭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拼車一旦過度商業化,“分擔”還是“賺錢”就很容易說不清楚。
試想,如果出于拼車目的的雙方在費用上不能達成共識而爭執起來,乘車人指責車主牟取暴利以舉報黑車的名義報警,該如何區分合法拼車和非法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