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爽
始終站在風暴中央7月10日是侯小強加入盛大文學5周年的日子,3天后,他在微博中說:“從今以后,不在乎任何蜚短流長。你永遠不可能讓任何人滿意。”
盛大文學通過私募獲得1.1億美元的融資,拉開了“2013網絡文學拼殺大戲”下半場的序幕,在上半年員工出逃、對手崛起,甚至在競爭對手上線前一天狀告其核心員工的戲碼中,其CEO侯小強始終站在風暴中央。
他的困擾和疲憊顯而易見。“5年來我們風雨同舟夙興夜寐從來不敢忘掉自己身上的重擔。”
在啟動平臺開放戰略和移動戰略的發布會上,侯小強總結說:“5年前盛大文學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不過是一家數字出版公司,今天我們已經成為一個集線下、無線、版權衍生和數字閱讀于一體的產業鏈公司。”盛大網絡總裁兼盛大文學董事長邱文友也不時表達對侯小強的肯定,他直指競爭對手說:“網絡文學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行業,是一個很嚴肅的行業,是一個甩不掉、繞不開時間因素的行業。”當記者反問這是否是對競爭對手的暗喻時,他不假思索地說:“是明喻。”
“上半年紛紛擾擾,盛大文學估值不止6億”
數字商業時代:起點中文團隊的變故對這次融資的估值有沒有影響?
侯小強:說沒有影響是騙人的。因為起點的一批團隊是在這次融資私募的項目開始以后走的,可以想象那個時間點上的離開,給我們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也因此讓整個私募的時間稍稍拉得比較長了。
上半年網絡文學市場的紛紛擾擾比較多,投資人額外做了很多凈值的調查,他們找了離開的老同事,甚至跟他們新的投資方也做了訪談,最終大家達成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結論:即便發生這樣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但以盛大文學目前行業中的地位,不斷創新、不斷走在行業尖端的商業模式以及執行能力,我們目前所擁有的競爭優勢是有很高的持續性的。
數字商業時代:這次融資中的兩家投資方會有20%的股權,現在盛大文學的估值是在5億~6億之間,去年的估值是8億,你怎么看待這一年盛大文學估值的縮水,縮水的原因是什么?
侯小強:受限于投資人跟我們簽保密協議要求,我們不能把交易的細節跟外部公布,但有幾點我可以說,第一我們的估值肯定是超過6億的。第二,這次估值比過去兩三年中國企業成功到美國上市的企業估值的總數還要高。第三,任何一個融資的價格都會受當時整個大勢環境的影響。過去一年來很多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心都恢復了,悲觀的情緒挺嚴重的,這部分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所有的人包括我們做私募融資的價格上。
數字商業時代:很多的作家、編輯還有團隊的私交都非常好,現在我們的團隊發生了變化,會不會影響到作家的資源?
侯小強:作家在做抉擇的時候肯定會考慮,但是做任何決定的時候也是要有現實利益的、長遠利益的考慮的,不能因為說關系好就怎樣,只有極度不理性的人才會這樣。換言之,你跳槽的時候一定有比較理性的選擇,很多作家并沒有因為他們熟知的某個編輯離開而追隨他,這樣的例子非常少。
尤其當網絡文學已經不是一個行業,從變現的角度來講至少是7個行業的時候,實際上編輯個人的影響力沒辦法跟整個機構的影響力作對比。只有機構能夠真正做到一個全方位的變現,我沒有看到有能力全方位變現的編輯。
“移動互聯網坐地日行八萬里”
數字商業時代:此前盛大文學一直是與作者五五分成,新的作者分成政策把訂閱付費收入100%返還給作者,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騰訊和百度都開始做網絡文學平臺,他們的流量也在往上漲,你們的作者鼓勵政策可以對保持市場份額起到做大的作用?
侯小強:盛大文學做的所有的策略都與競爭對手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我們有自己的邏輯,這就像我們自己在走一條路,忽然出來一個競爭者,我還是要在那條路上走下去。實際上我們從去年就已經探索怎么把更多的利潤和作家一起共享,這不是有了融資之后做的決定,也不是起點團隊離開以后的決定,這我們既定的策略。
我們也看到,盛大文學的商業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作家寫得越來越多,讀者的滿意度卻下降了。這次與其說是商業模式的調整,不如說是探索一種激勵作者的模式,讓作者能有更新類型、更高質量的內容出現。5+3+2,30%來自于成功完本,如果你寫得讓讀者滿意這筆錢就全歸你了。根本的目的是通過一種模式的探索來產生更高質量的內容,只要有高質量的內容,周邊就會有聚集效應。
數字商業時代:陳天橋對盛大文學是怎么看的,對盛大文學的IPO有怎樣的期許?
侯小強:陳總對盛大文學的情況“了如指掌”,他對IPO的心態也是四個字,叫“順其自然”。很多人對IPO有一個誤解,覺得PE結束了以后就要IPO,或者PE之后就不做IPO了。我自己的理解是,PE和IPO沒有必然的關系,主要是取決于這個窗口。現在從我們的收入利潤來看,是完全符合美國證監會的要求的,我們也認為現在的規模和體量上在美國也是一個很好的公司,但是不是能做IPO要看機會,我們做的主要工作是等待時機。
數字商業時代:如何看待盛大文學的巨大機遇和挑戰?
侯小強:現在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與網絡購物基本持平,基本上每6人當中有1個人在直接閱讀網絡小說,如果將影視和紙質出版物都算上,大概每四五個中國人中有1個人在接觸網絡小說。但盛大文學畢竟剛剛成立5年,對這樣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而言,商業化之路也不過剛剛開始,一方面大量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草根英雄正在尋找最佳的平臺,一方面移動互聯網坐地日行八萬里,正在顛覆既有的互聯網模式,這都是擺在年輕的盛大文學的巨大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