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一、創設分享閱讀區的目的
幼兒閱讀興趣、習慣、能力培養是分享閱讀教育的三大內容,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日積月累,讓分享閱讀教育融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及環境中,并通過多元有效的教育方式,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
由于我園班組幼兒人數較多,集體教學中教師對個體幼兒的關注及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成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為此,我們在班級中創設了分享閱讀區,每天有計劃地利用區域活動及離園前的時間在閱讀區開展小組教學活動,以此處理好集體教學與個別教育、重點與難點、活動準備與延伸的關系,給每個幼兒創設更多表達、表現、展示自我的機會,使教育過程更加合理、完善,使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二、分享閱讀區環境介紹
1.閱讀區全景。我班分享閱讀區設在臥室一角,一面臨窗,一面與教室相通,從房頂垂下的粉紅色彩帶將閱讀區圍成一個較為隱蔽的溫馨小屋。閱讀區內從墻面、地面、書柜到玩具架都是教師根據需要精心創設的。這種高低錯落的游戲場景,營造了溫馨舒適的閱讀氛圍。
2.閱讀區墻面環境內容
(1)閱讀區小組活動安排表
我們根據班中幼兒性格、能力特點,將50余名幼兒劃分成5組,每組10名成員,周一至周五區域活動時間每組活動一次,由一位教師負責指導和記錄,保證了此項工作有序開展。
(2)分享閱讀三流程的圖文提示給幼兒閱讀區活動內容提示。
(3)讀本文字墻
我們將學過的讀本文字內容呈現在閱讀區墻面上,鼓勵幼兒脫離大小讀本進行指讀、朗誦活動,為獨立認字閱讀做準備。
3.圖書架,擺放整齊有序的大小讀本,教師自制圖書,故事圖表,收集的資料為幼兒自選圖書,教師指導閱讀、同伴合作閱讀提供材料。
4.表演材料架。頭飾、手偶材料架,都是教師制作,幼兒共同制作的頭飾、手偶等道具,供幼兒表演使用。
5.自制圖書架,擺放精選的親子自制圖書,美工區小組合作自制圖書,幼兒獨立制作的小書供教師、幼兒交流閱讀欣賞提供支持。
三、分享閱讀區活動介紹
教師為幼兒精心創設的分享閱讀區環境,那么在閱讀區開展哪些活動呢?又是如何開展的呢?
1.教師指導下的閱讀區小組活動
(1)前期經驗準備
幼兒受發展水平及生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缺乏各類生活認知經驗,往往不能在較短時間里很好地感知讀本,為保證每個讀本能順利而深入地開展,教師、幼兒及家長都在每個讀本進行之前,有目的地做好充分準備。
(2)過程中的查漏補缺
由于集體教學時多數幼兒受課時限制沒有機會參與多種形式的練習,而在分享閱讀區中通過指讀、圈畫文字及看圖排序等方式,增加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幼兒與材料之間有效互動,兼顧到每個幼兒的現有經驗,力求每個幼兒對每個讀本都感知到位。
如讀本《貪吃的小貓》,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小書閱讀,圈畫字詞及句式的練習。
(3)第三課時的鞏固延伸
①同主題的故事閱讀。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幼兒對讀本學習很熟悉,為使幼兒對所學讀本主題題材有更深刻的印象記憶,運用同主題閱讀是個很好的練習方式。
每進行完一個讀本,教師會選一些同主題的故事書,組織幼兒閱讀,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參與討論,豐富對同類主題故事的感知。
如學習讀本《聰明的小雞》之后,《聰明的小羊》《聰明的兔子》使幼兒對聰明智慧有了深刻的理解。
②師幼閱讀自制圖書。每個讀本的拓展活動時我們都會開展自制圖書活動,由幼兒小組合作、親子制作圖書;由于是幼兒親手制作的圖書,幼兒有分享的欲望,在分享閱讀區里能自信地和同伴分享交流圖書內容,大膽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快樂和成功,師幼共讀不僅能讀到更多內容,幼兒也能從同伴的圖書中學到制作圖書的方法,為制作圖書拓寬思路。
2.幼兒課本劇表演。課本劇表演對幼兒交往合作社會性培養是極好的手段。為此,我們選擇適合的讀本改編成課本劇,供幼兒在閱讀區里進行表演,在此過程中,教師利用小組活動時間組織幼兒排練、制作道具,排練好后讓同伴觀看。
經過上述工作后,幼兒已能合作表演,在游戲中分享閱讀區又成了“小劇院”吸引更多觀念觀看表演,另外我們還常組織幼兒到中小班給弟弟妹妹表演,深受歡迎,幼兒的自信心、合作表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小組自選活動。分享閱讀區是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場所,能極大地滿足個體需求,在寬松的氛圍中體驗閱讀的樂趣,為此,我們還每月安排一周自選活動,幼兒小組成員協商自選書架上的書閱讀或合作表演或分小老師等。
同時提供圖片、卡片、背景圖、立體教具,采用觀察講述的方式進行閱讀活動。
同伴間相互交流、討論,從而對閱讀內容加深印象,體驗成功的快樂。
4.離園親子活動。親子閱讀是分享閱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為使分享閱讀區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功能,我們在每周五下午(固定)離園前邀請部分家長參加離園前親子閱讀內容,觀看幼兒表演,加深對幼兒園閱讀活動的理解和學習,有觀摩教師進行的小組閱讀活動(小書指讀、圈字詞、句式練習、有表情朗誦、表演)引領家長了解教育方式,也有親子自選讀本、操作材料以密切親子感情,提高閱讀水平。
四、創設分享閱讀區的作用與反思
分享閱讀區的創設豐富了幼兒的一日生活內容,營造了濃郁的書香氛圍,擴大了幼兒的交往學習時間、空間,如幼兒利用一日之內的空閑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活動,分享閱讀區與集體教學相輔相成有機融合,與其他區域互相聯系。如與美工區、游戲區、建構區密切交往。
分享閱讀區幫助幼兒與環境、教師、同伴積極有效地互動,增加幼兒的表達機會,增強幼兒的表現意識,如常常不舉手幼兒,在閱讀區敢于向同伴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
分享閱讀區為教師提供了細致觀察,耐心傾聽,鼓勵支持,有效指導的機會,有利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靈活投放各種材料,了解并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如《我們的自行車》第一次投放與讀本相似的句式卡,第二次投放一周計劃表格,由幼兒選圖卡擺放,第三次投入繪畫材料,由幼兒合作制作一本圖書——《我的一周》。
分享閱讀區靈活運用集體、區域、個別相結合的學習形式,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條件,如幼兒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活動內容,可以續編故事,《老鼠和蝙蝠》可以表演故事,可以制作圖書,還可以進行科學實驗。
教師每天定時定點組織幼兒進行閱讀活動,保證有效閱讀,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行為。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