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騰越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面對日趨激烈的全球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傳統的封閉式創新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在開放式創新的思維之下,我國企業要通過利用外部的資源和能力來實現企業的技術創新的目標,進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1]。由于開放式創新模式在國內外廣泛應用,而我國對企業開放性創新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所以我們需要開展深入研究。
本文以企業如何實施開放式創新為研究對象,在闡述開放式創新概念、運行機制等相關理論基礎上,總結了我國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企業的角度、政府的角度和產業環境的角度分別提出了相應對策,最后提出了結論來為我國企業開放式創新發展提供了方向,為促進我國企業有效實施開放式創新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首先,哈佛商學院技術管理中心主任亨利.切斯布洛教授在其專著《開放式創新:從技術中獲利的新策略》(2003)一書中首次提出了開放式創新的概念。其定義為能夠真正左右企業的發展并能成功的促使企業產生新的想法的因素不再歸功于內部研發,而是歸功于內部跟外部的共同促進,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外部資源跟內部能力同等重要,而且企業開放式創新的主體不再是企業和企業,慢慢演變成成企業和個人[2]。對于一般性的企業而言能夠真正促進開放式創新發展的動因有很多方面。首先全球化的進程作為根本性的原因,制約著企業開放性創新發展的成功與否,其次,企業創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項成本支出、風險投資以及國際化的戰略需求等等也時刻影響著開放式創新理論的發展與完善。
關于目前我國企業開放式創新模式的運行機制,國內學者大致分為對其適應性分析、創新風險管理兩種機制。
首先,開放式創新對目前我國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并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開放式創新的發展模式,有些企業所在的行業并沒有受到前面所說的破壞性因素的影響,例如核反應等等軍工制造業,他們就依舊延續著傳統的封閉式創新模式。因此,衡量一個企業是否需要實施開放式創新戰略,我們需要用以下五個核心指標就行分析,他們是這一行業的開放式創新密度、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資金來源、同一行業不同企業之間創新的關聯性、創新的通用性、整個市場的波動。
其次,針對企業在實施開放式創新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由于企業開放式創新是在相對開放的創新環境下實施的,是一種寬松、靈活的創新模式,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3]方面著手處理這些潛在的危機:首先要對合作伙伴的選擇就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其次從企業內部的管理出發,靈活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的手段吸引人才;最后強化知識產權管理,加強對企業知識和技術等風險的控制程度。
通過對上述企業開放式創新的一些重要理論的闡述跟理解,總體來說我國企業開放式創新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探討。
首先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企業創新涉及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戰略創新等方面的問題[4]。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沒有全面考慮其各方面的問題,而是孤立地考慮某一方面的創新,沒有做到全盤考慮整個企業的發展。企業之間并沒有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來支持并主導開放式創新模式的發展。
其次,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國整體的企業管理層沒有做到將理念創新、符合市場要求、技術創新,三者結合起來,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開放式創新環境,過于注重短期的利益,而忽視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合作創新能力。
最后,從國家跟政府的角度來說,目前我國企業自身缺乏相應的人才儲備,不具備其戰略發展的要求,然后國外的一些成功的開放性創新案例并不太適合中國的國情,不能一昧地照搬西方的模式。然后政府還沒有足夠重視企業開放式創新模式的巨大作用,還沒有做到最大限度的支持等等。
針對上述我國企業在開放式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決。從企業內部角度、行業發展角度、政府外部宏觀角度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解決。
首先,從企業內部角度,一、應該更加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將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開放式創新相結合,真正做到使企業人人參與創新中來;二、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作為一個企業的靈魂跟方向性的標志物,應該號召全體員工形成一個開放性創新理論的制度模式,并將其上升為一個企業的精神文化,號召全體員工學習。
其次,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分析,一、創造一個良好的開放式創新的區域,加大其行業競爭程度,鼓勵企業之間進行競爭合作共同發展企業的開放式創新模式,來增強整個市場的活躍度,二、在開放式創新過程中更多的融入顧客因素,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最新一代模型就是創新主體的多元化以及豐富化,從原來的創新主體企業和企業發展到現在通過互聯網的平臺實現企業跟個人,足以說明顧客在企業開放式創新的作用。只有獲得顧客以及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企業才能真正的面向市場。
最后,從政府宏觀政策的角度來分析,一、政府應該對實施開放式創新模式的企業進行適當的優惠減負政策以促進企業產生積極性;二、政府應該加大其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從小開始,樹立一些標桿企業,并且加大對企業開放式創新模式的資金支持。
本文在開放式創新相關理論基礎上,結合目前國內企業開放式創新現狀,重點研究了我國企業開放式創新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對策,主要得出了以下結論[5]:
(1)開放式創新是未來企業創新的代表模式,研究開放式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企業開放式創新的運行機制有適應性分析、組織形式和兩部分構成。
(3)企業開放式創新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企業自身的問題、產業環境受到制約、政府政策的局限等三個方面。
(4)針對開放式創新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相應對策:首先從企業內部著手,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塑造文化氛圍等;其次,政府應該提供優惠政策,加大創新宣傳力度,強化知識產權管理等;最后,從整個產業大環境出發,提出塑造健康完整的區域開放式創新模式,要從行業的競爭強度、企業競爭戰略相似性和顧客關聯性方面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 陳勁.永續發展-企業開放性創新透析[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66-72.
[2] 寧鐘,司春林.集成外部創新源的開放式創新模式[J].經濟管理.2009,(4): 45-47.
[3] 陳勁,張方華.社會資本和合作技術創新[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130-133.
[4] 戴開富.技術創新中高技術產業與科研結構界面管理[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1):12-14.
[5] 許慶瑞. 研究發展與開放式創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