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吉元
師政委下連當兵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后,出現了一些干部脫離戰士和粗暴管理等不良現象,部隊內部產生了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問題,這引起了中央軍委和部隊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并著力采取措施加以抑制。
1958年2月,昆明軍區(現為成都軍區)某紅軍師政委何云峰大校帶領師、團領導機關干部一行八人下到基層連隊,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和戰士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操練、同娛樂。
毛澤東知道這件事后,十分高興。1958年8月21日,他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指出:“我看所有的‘長,軍長、師長等,都至少當一個月的兵。”并且風趣地說,“要服從班長、排長指揮。一年你管人家11個月,人家管你一個月還不行嗎?”
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作出了《關于軍隊各級干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的規定》。《規定》下發后,各級軍官積極響應,全軍上下迅速掀起干部下連當兵的熱潮。據統計,自1958年8月至1962年底,全軍下連隊當兵的干部共計77萬人次,其中有將軍250人。
楊得志上將是全軍將軍下連當兵第一人
總政治部的《規定》剛下發,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就背著背包來到徐州某部六連。到連隊后,楊得志被分配到二排四班,他向班長尹必輝說:“我是個新兵,有許多東西不熟悉,你要好好幫助我。”打背包時,尹必輝看到楊得志的背包還按以前的要求打成四個十字,在背包上插著鞋子,就告訴他現在的打法都是打六個十字,楊得志迅速糾正了過來。第二天,連里給新戰士發武器,楊得志領到一支自動步槍,老戰士幫他分解了一次,他看了一遍就能分解了。尹必輝驚訝地說:“你學得真快呀!怎么教一遍就學會了?”楊得志笑著說:“你不知道,我是當過兵的。”連隊進行射擊練習,對一些戰術動作,楊得志有些生疏,但他邊看邊學邊做,同戰士們一樣摸爬滾打。不久,團里組織全能射手考核,楊得志雖然多年沒有摸過槍了,但終究是從槍林彈雨中打出來的人,臨場射擊時,他獲得了兩個優秀,一個良好。
下連后的楊得志處處以身作則,絲毫不搞特殊。一天午飯時,楊得志發現飯桌上多了一盤辣椒炒肉絲,于是找到司務長,耐心說明干部下連當兵不能搞特殊的道理,然后把桌上的菜倒進了大菜盆里。周末他向班長請假外出買肥皂,班長給了他一小時假,而給同樣是去買肥皂的戰士半小時假。楊得志嚴格要求自己,也在半小時內趕了回來。排長為了照顧楊得志休息,安排夜間崗哨時,總是把他排在頭班或末班,楊得志堅決不同意,堅持按順序排班,經常半夜起來放哨。
一個月過去了,四班召開班務會,對楊得志一個月來的表現進行鑒定。大家一致提出,將楊得志同志評為“五好標兵”。
許世友上將“永遠是七班的戰士”
1958年10月17日,許世友上將來到海防前線某步兵六連七班,當起了一名“上等兵”。
第一天吃飯時,班長搶著幫許世友盛飯,許世友謝絕道:“班長同志,我在你們班當兵,你就是我的上級。一個戰士要班長盛飯,這還了得!”
許世友利用空余時間同戰士們談心,班里的戰士本來還有點拘束,看到他那么平易近人,很快便消除了顧慮。
10月25日上午,許世友上山去參加積肥勞動。山很陡,大家不讓他挑擔子,可許世友一把搶過一根扁擔,說:“上山挑擔子我最有經驗。年輕時我挑過二百多斤糧,走三十里路,還翻一座大山。”他挑起擔子走下陡峭的山坡,腰不彎,身不晃。下午修水庫,戰士們早把扁擔搶光了,許世友就用雙手提著兩筐土,直奔大堤,讓許多戰士贊嘆不已。
訓練間隙,戰士們知道許世友年輕時曾在少林寺習過武,武術功底深厚,一致要求他表演武術。許世友站起來雙拳一抱,就虎虎生風地打了起來,許多戰士看后紛紛要求拜他為師。
許世友的平易近人換來了戰士們的真心愛戴。一次,連隊在海邊山頭上測試速爆桿的威力,人員坐在離爆點只有20多米的山芋地里。在即將爆破的一剎那,戰士孫承仕突然一下子坐到了許世友面前,擋住他的身體,原來他是怕石頭崩到許世友身上。許世友十分感動,他感到,一個高級干部只有平等地對待戰士,戰士才會平等地對待你,甚至不惜一切地愛護你。
后來,許世友專門給七班的戰士寫了一封信,談了他一個月來當兵的感受,并稱自己“永遠是七班的戰士”。
鄧華上將被戰士們視為“處長”
1958年金秋時節,在沈陽軍區的統一安排下,司令員鄧華上將、副參謀長唐子安等到旅大警備區所屬部隊下連當兵。
鄧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他晚上睡在士兵大宿舍的下鋪,早上和戰士們一塊出操跑步、參加訓練。連隊組織戰士們上山砍柴,他也去參加。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他都按規定輪流參加執勤站崗。他在哨所執勤時,百倍警惕地觀察海面,記錄過往船只。他的值班日志記得全面、準確,比如船只是什么時間過來的,走的是哪條航線,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戰士們十分佩服。
鄧華在守備二師當了十幾天的兵后,又來到機械化師一團繼續當兵。他仍然堅持與戰士“五同”,不搞任何特殊化。業余時間,鄧華還和戰士們“殺兩盤”,并經常參加助民活動,幫助駐地果農給蘋果樹整枝、松土、施肥。
下連當兵的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在連隊的告別會上,唐子安開玩笑地問戰士們:“你們猜猜我們幾位都是什么干部,誰的官兒最大?”戰士們紛紛答道:“你的官最大。”唐子安反問道:“怎么能看出我的官最大?”戰士們異口同聲地說:“你最胖。”全場頓時笑聲一片。稍停,唐子安又指著鄧華問大家:“你們看他是什么官呀?”戰士們有說是部長的,有說是處長的。唐子安這時鄭重地說,這回你們誰都沒有說對,他就是我們的軍區司令員鄧華上將。得知這位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的老同志竟然是赫赫有名的鄧華司令員時,戰士們都熱烈地鼓起掌來。
陳再道上將向下級報告:“你們的兵前來報到”
1958年9月,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上將來到某部黃繼光連當戰士。
據他的下級回憶說,聽到陳司令員下來當兵的消息,我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作為高級將領能到本師來當兵,這是我們的光榮;緊張的是,深知陳司令員對部隊要求相當嚴格,而且一向特別嚴肅,生怕在工作中挨批。我們接到軍區通知,放下電話沒多久,一輛大車就停在了師部大門口。只見陳司令員背著背包,麻利地從車上跳下來。我們急忙迎上去,正要舉手敬禮,陳司令員反向我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并說“首長,你們的兵前來報到”,弄得大家手忙腳亂。
我們提出請他到師部會議室聽匯報,他連連擺手說,不行,不行,我是來當兵的,說完就直接去了二連。到了連隊,他向連隊干部戰士說,我是個老兵,到英雄連隊來,是向大家學習的。在連隊,他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站崗放哨。訓練之余,他還在連隊駐地了解農村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并在第二年的廬山會議上向毛澤東作了如實匯報,受到毛澤東的表揚。
(摘自《黨史博采》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