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黨,就要確保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關鍵在人,就要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近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
要建設一支過得硬、打勝仗的干部隊伍,讓一大批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的“能吏”和領軍的“獅子型”干部甩開膀子去干,為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提供堅實保證。
——近期,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全省干部隊伍建設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
自治區黨委衷心歡迎大家對我們提意見提批評提建議,哪怕再尖銳,聽起來臉紅心跳也一定會正確對待,認真整改,絕不給穿小鞋,決不搞秋后算賬。
——7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廣西全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懇切陳辭。
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7月1日起,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新政最大的亮點,就是明確規定了“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并賦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水有至柔至靜的一面,也有至剛至動的一面。在社會轉型期,機遇與挑戰并存,領導干部尤其要修好“識水性”這門課,視群眾為衣食父母,帶著感情去做群眾工作,對群眾講真話、動真情、用真心,才能堅持好群眾路線,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才能更好地代表黨的形象,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才能保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行舟佳境。
——近期,《人民日報》署名荔紅發表文章稱。
在正確認識改革與民生關系的基礎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還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是區分民生和基本民生,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三是突破增量改革局限,以存量改革帶動全面改革。四是厘清各方責任,實現責任共擔。
——近期,《學習時報》署名李志明發表文章稱。
建議營造環境,讓政策落到實處。一是要加強政策宣傳,提高政策知曉率,盡量保證更多符合條件的青年科技人才進入選拔視野。二是要完善優化政策,尤其是進一步細化和規范遴選條件,建立遴選指標和標準體系,建立宏觀管理體制。三是要聽取多方意見,及時調整政策細則。政策的制定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別是細則方面更不可能兼顧各方利益。四是加強政策執行監督。
——近期,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就“第二輪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已經啟動,在支持青年人才成長這方面,您有什么建議”的話題談到。
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應該參考別的國家的經驗,采取從嚴治理的做法,加大對企業不執行最低工資規定欠薪的處罰力度。一部分行業,像建筑行業或者餐飲服務等行業,可不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一些做法,采取縮短工資支付周期的一種治理策略。當然這種做法會涉及中國目前執行的財務、稅務、銀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所以要求有關的配套措施條件比較充分,然后才能夠加以實施。
——近期,針對員工成本上升,企業采取多種政策規避“最低工資”上調的問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喬健在接受《央廣夜新聞》采訪時給出了他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