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 梁金朋
近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發布信息:今年以來,全國各級農業部門始終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作為重要工作目標,全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據監測,其中上半年畜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為99.7%,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而在畜牧大省河南,2013年上半年“瘦肉精”監測合格率達99.99%,生鮮乳監測合格率達100%,農業部對河南省大中城市市場上的畜產品2次例行監測合格率均為100%。
“取得如此好成績,與各級畜牧部門始終把‘質在量前、質在量中、質在民心、質在務實牢記心中,高度重視畜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工作重點,落實關鍵措施,認真梳理本地區、本部門的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完善相關監管整治方案等密不可分。”這是河南省畜牧局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處處長張云濤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的開場白。
日常監管是關鍵
畜產品安全關系到百姓餐桌的安全,要從源頭消除隱患,日常監管是關鍵。據張云濤介紹,河南省畜牧局重點組織了基層畜牧獸醫綜合執法人員,對所有涉牧監管對象進行普查登記,摸清監管對象的底數。在此基礎上,按風險量化分級管理的要求,采取分片包干、定點聯系、定人監管的形式,將監管責任落實到所有的監管對象,明確監管人、監管內容、監管頻次等。對于小型或散養戶,利用全省上萬名村級防疫員,承擔畜產品質量安全協管的責任,基本解決了農村散養畜禽無人監管問題。同時,要求各地按照省局統一制定的監管日志,認真做好監管記錄,留存監管基本信息。并通過召開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現場會,強化督導檢查,有力推動了監管責任的落實。
監管過程就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隱患排查是其主要內容。以 “瘦肉精”、生鮮乳、飼料、獸藥和肉品專項整治行動為突破口,河南省畜牧局采取集中時段、集中力量,組織開展對畜禽養殖、生鮮乳收購、飼料獸藥生產經營和屠宰加工廠等監管對象的現場排查,尤其是對中小型生豬、肉牛、肉羊養殖場戶、奶站實施了拉網式排查,并采取強化監測、明察暗訪等形式深挖問題和隱患。
“僅2013年上半年,全省就檢查養殖場、屠宰場、飼料、獸藥等生產經營企業近90萬個次;抽檢畜產品、生鮮乳、飼料、獸藥等各類樣品17余萬批次,發現問題1118起。通過風險隱患排除,有效防范了系統風險,保障了畜產品質量安全。”張云濤說。
監測執法是保障
為及時掌握全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河南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主要監測18個省轄市城區和10個省直管試點縣的超市和農貿市場,以及100家市級以上開展畜禽屠宰業務的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每次風險監測后,河南省畜牧局都組織相關專家、相關處室負責人進行會商分析和研判,提出指導意見和建議,同時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針對風險隱患加強監管;對問題嚴重的市縣和企業實施約談制度,對問題產品強調加強監督抽檢,發現違法行為的,依法依規查辦。并將各種監測數據匯編成冊,按照信息共享機制,進行內部交流。
結合河南實際,針對監管監測中發現的問題,結合工作實際,河南省畜牧局制定印發了河南省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日常執法監督工作制度(暫行)、監管對象信息登記制度、辦案程序規范、案件報告和通報制度、綜合執法工作績效考核管理暫行辦法等5個工作規范,和河南省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打聯動制度(暫行)。意在規范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監測檢驗行為,構建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為提升綜合執法工作水平做好制度保障。同時,執法機構以添加使用“瘦肉精”、銷售病死畜禽、生產經營假劣飼料獸藥、濫用抗菌素等為重點,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今年1~6月,僅河南省畜牧執法總隊就督辦群眾舉報、上級交辦等案件42起,全省共立案查處1118起,移交司法部門案件6起,有效震懾了不法分子。
宣傳教育是動力
“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必須以人為本,做好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鼓勵大家從自己做起,多關心身邊的安全,發現問題及時反映舉報。”張云濤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河南省畜牧局持續推進“五個一”宣教活動,進一步規范和實行告知書、承諾書和黑名單、有獎舉報“兩書兩制”等制度,加大宣教力度。據統計,全省發放宣講材料46.26萬余份;舉辦各層次的培訓會5702場次,培訓養殖場(戶)等相關人員累計109197人次;電視、報紙等媒體宣傳19185次;展示宣傳版面1792塊次,刷制墻體警示標語11萬條,制作警示欄8.1萬個。為有效拓寬傳播途徑,還在省、市、縣三級都建立了手機短信平臺,全省發送手機警示短信達78萬條次。通過宣傳教育,增強了企業誠信守法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促進了企業依法落實主體責任。
“盡管多方努力有了回報,但當前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下一步,河南省畜牧局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深化專項整治,嚴查嚴打違法行為,努力確保全省畜產品質量安全!”張云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