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宇
河南省永城市緊緊抓住國家不斷加大扶持農業發展的機遇,構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平臺,全力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集中捆綁使用,不斷放大項目資金的乘數效應,提高了項目建設標準,推動了永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自2010年實施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項目建設以來,永城市累計整合電力、交通、國土、農業等部門各類涉農項目資金2860萬元,用于支持該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建設,使項目區真正達到田間平整肥沃、水利措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統一思想認識,強化大局觀念
資金整合涉及各級各部門的工作關系,影響到各地的工作平衡與積極性,更直接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針對這些問題,在項目建設之初,永城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以下簡稱永城市農開辦)主任高傳恒積極向市政府主要領導進行了匯報。市政府召開了由水利、農業、土地、財政、交通等部門參加的協調會議。會議指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規模大、資金多、標準高、綜合性強,因此要求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為平臺,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為主,其他支農資金為補充,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統一規劃,各司其職,各記其功”的原則,所有涉農項目資金都要向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傾斜,切實改變原來的單打獨斗為齊抓共管,“各炒一盤菜,共湊一桌席”,合力把農業綜合開發區建設成為永城市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典范和樣板。
通過協調會議,各部門認識到,整合涉農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不僅是做大做強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舉措,更是加快當地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次發展機遇。
科學制定規劃,全力整合資金
進行資金整合,推進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建設,必須堅持規劃先行,提升規劃水平,完善規劃內容。在制定規劃過程中,永城市農開辦注重做到四個結合:一是長遠目標和現實可操作性相結合,二是統籌兼顧和重點突出相結合,三是總體全面和分項具體相結合,四是專家指導與群眾參與相結合。確保規劃的任務目標和各項措施既是積極可行的,又是符合實際的。如2013年永城市制定了2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的建設計劃,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為平臺,以其他涉農單項工程為補充,整合交通部門8公里水泥路資金600萬元、電力部門17個臺區井井通電資金200萬元、國土部門土地整理資金280萬元、水利部門3支溝治理補助資金30萬元,全力打造該市高標準農田亮點工程。
拓展建設內容,積極扶持產業化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建設中,永城市農開辦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安排建設內容,不斷拓展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外延。一是不斷增加土地治理項目建設投入,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通過農、林、水等措施多管齊下,改善項目區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壯大項目區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龍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或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使農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如2013年該市扶持的兩個產業化財政補助項目,即永城市3萬噸強化營養鮮濕面條加工擴建項目和永城市400噸小雜糧加工擴建項目,年可新增總產值1.2億元,新增利稅696萬元,增加就業崗位200個,直接帶動農戶1.2萬戶,帶動基地種植面積6.7萬畝,帶動農民增收600萬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