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旅冰
當城市的天空被霧霾長時間籠罩,當曾經十分陌生的PM2.5日益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全球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在電視節目的報道中.我們也許會不自禁地困惑:地球是否以此來呼喚人類對“地球之肺”熱帶雨林更多的關注?
一、熱帶雨林的基本認識
什么是熱帶雨林?1930年,植物學家辛伯爾認為熱帶雨林是常綠的、喜濕、高逾30m的喬木,富有粗莖的藤本、木質及草本的附生植物.全國科技名詞委的定義是:在熱帶潮濕地區分布的一種由高大常綠樹種組成的森林類型,它具有優勢種不明顯,結構復雜,層外植物豐富,以及常具板狀根、支柱根、氣根和老莖生花等現象,
如果放任我們的想象,熱帶雨林是一種茂盛的森林類型,進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來到一個神話世界,森林中.到處是靜靜的池水、奔騰的小溪、飛瀉的瀑布、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繁茂的花果,交織成一座座綠色的迷宮.在森林里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這里光線暗淡,蟲蛇出沒.處處充滿生機.也充滿死亡,卻是生物的樂園.如圖1、圖2.熱帶雨林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是地球最重要的基因庫.據推測,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全部生物種類至少占到全球現存物種總數的一半.在巴西雨林的樹木王國中,一塊8km2的區域就有喬木400種:我國西雙版納密林中.2500m2的面積上就有高等植物130種.而整個歐洲總共才有250種喬灌木,
熱帶雨林里的各種樹木外貌彼此很相似.樹干粗直猶如圓柱,在近樹梢處才有分枝,淺色樹皮薄而光滑,高大喬木的莖下部生有扁平三角形的板根.它們的葉片通常全緣、革質發亮,特別是大多具有顯著突出的尖形頂端,稱為滴尖.熱帶雨林中木質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別發達,葉面附生某些苔蘚、地衣,林下有木本蕨類和大葉草本.花普遍生在無葉的樹干或老枝上.這種莖花是雨林喬木的典型特征,
絞殺植物又稱毀壞植物.更是熱帶雨林典型的也是特有的類型.它最初附生于喬木莖上.然后勒死后者再用長出的根獨立生活,因此在一株樹上有時可見兩種葉子,
熱帶雨林有特殊的生態環境.有蹄類動物種類很少,豐富多樣的動物以樹棲攀援型占優勢.在林間攀援的有猿猴、靈貓等;在樹間滑翔的有鼯鼠、飛蛙等:樹棲生活的爬行類有飛蜥、蛇蟒等;兩棲類有樹蛙、雨蛙等;地下穴居動物以蟻類最多,為清除森林枯落物起著很大作用.在中美洲巴拿馬運河雨林里.16km2竟發現2萬種昆蟲,而整個法國只有數百種.熱帶雨林中鳥類和蝙蝠不僅捕食昆蟲,還與莖花傳粉、附生植物傳播等密切有關,
至今仍有許多動物和植物沒有被人認識.更說不上了解其性能和用途.完全可以確認的是,熱帶雨林是全球生物基因最豐富的寶庫,已被利用的僅僅占非常微小的比例,
二、熱帶雨林的生態價值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態系統.維護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熱帶雨林里茂密的樹木.在光合作用時,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氧氣.研究認為,樹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氣;樹木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產生1g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L空氣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0.01km2的闊葉林,每天就能吸收1 t二氧化碳,制造生產出750kg氧氣.熱帶雨林每年釋放的氧氣占全球氧氣總量的1/3,被固定下來的碳有上千億噸.熱帶雨林會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并能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島效應.熱帶雨林就像地球上的一個大型“空氣清凈機”.因此有“地球之肺”的美名,
熱帶雨林水汽豐沛.森林地表枯枝落葉形成較厚的腐質層.就像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綿.具有很強的吸水、延緩徑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樹冠對雨水有截流作用,能減少雨水對地面的沖擊力,保持水土.據計算,林冠能阻載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發到大氣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樹干滲透到土壤中成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森林植被的根系能固定土壤,使土地免受雨水沖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整個亞馬遜雨林所涵養的水量約占地表水淡水總量的23%.熱帶雨林成為地球水循環的重要部分.有效地促進著全球水循環.為調節全球水平衡起著巨大的作用,
人類利用熱帶雨林豐富的物種,進行培育、耕種,獲取食物和香料等.我們熟悉的咖啡、香蕉、芒果、番木瓜和甘蔗等種植園中的許多作物,最初都來自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供應了大約250個種類的果子,
熱帶雨林還有豐富的醫藥和生化資源,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大量天然成藥均能在熱帶雨林中找到.
此外,熱帶雨林還具有物質用途,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大量的木材,
三、熱帶雨林的破壞與保護
熱帶雨林光合作用強烈、循環旺盛、生長迅速、生產力極高.但熱帶雨林地區土壤積累養分很少,加上長期高溫多雨的淋洗,土壤很貧瘠.熱帶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植物體內,地上植被成為熱帶雨林系統中最主要的關鍵部位,又最容易被人類破壞.熱帶雨林植被一旦被毀,養分遭受強烈淋洗會很快喪失.使地表植物很難恢復,整個生態系統就會陷于崩潰.所以,熱帶雨林生態非常的脆弱,
人類對農田、牧場、木材資源及薪炭資源的需求.是造成熱帶雨林大面積毀壞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糧農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每年約1.1x104km2熱帶森林和林地被毀.其中有6.1x104km2是熱帶雨林.另外,每年選擇性伐木的熱帶雨林面積約為3.7x104km2.時至今日,世界熱帶雨林的面積還在劇減.目前仍以每分鐘近0.2km2的速度消失.
熱帶雨林被破壞后最嚴重的后果是進一步導致土地的退化.由于豐沛的降水和土壤有機質的迅速分解,失去森林覆蓋的土壤在農業耕作等人類活動影響下,土壤侵蝕加劇,土壤養分流失,導致糧食產量下降,乃至于被最終遺棄.而失去土地的人們又必須開墾更多的森林.獲取新的耕地.極度退化的磚紅壤由于表層侵蝕嚴重.結成硬塊(如圖3),阻礙植物生長.因此.遭受破壞的雨林很難恢復,
因火災而對亞馬遜雨林造成的去森林化.使巴西成為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巴西每年排放約3x108t二氧化碳.當中2x108t來自砍伐及焚燒亞馬遜雨林.亞馬遜河流域集中分布著地球上大約一半的熱帶森林.其全球生態環境效應尤為顯著.一旦熱帶雨林毀滅.熱帶雨林積累的大量碳素就會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將引起多方面的環境問題.例如,全球變暖、干旱少雨、動植物資源減少、水土流失、沙塵暴和空氣污染加重等,
熱帶雨林是生物界生存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境.如果它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氣候都將產生重大的變化.而那樣的變化無疑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當前亂伐濫墾熱帶雨林愈演愈烈,已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保護生物圈或保護大自然最緊迫的問題,便是保護森林,特別是熱帶雨林.現在,全世界都在為保護熱帶雨林而努力.據統計,全世界建立的熱帶雨林保護區有280個.保護總面積達3.9x105km2.
人類不能超越自然而獨自存在,我們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不知道明天需要什么來拯救自己.也許我們需要的某一物種就在熱帶雨林中.只愿這些珍貴的物種.不要因為我們的不經意而消失在地球的環境中,
責任編輯 蔡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