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俊 丁鈺鳳 徐波
“摳門經理”既摳進度也摳質量,既摳優化也摳精細化,既摳用的也摳耗的。
從擔任中鐵五局二公司伍鐵混凝土公司總經理,到現在擔任江陰市海港大道項目部常務副經理,謝銳的事跡被所在單位廣為傳頌,大家不但稱贊他睿智、敢作敢為、正直誠信,而且還戲稱他 “摳門”。然而,他是如何將“摳門”這個常常被賦予貶義色彩的詞語演繹成褒揚和美德的呢?
“摳門經理”的苦衷
“說我摳門沒錯,我要是不摳,項目部沒錢,職工估計都要光屁股了。”謝銳詼諧道。面對職工的評價,謝銳大大方方地承認了“摳門經理”這一綽號。
“摳門”的背后,反映的是江陰市海港大道項目面臨的嚴重資金問題。該項目業主采用“14122”模式支付工程款,即簽訂合同后付工程款10%,驗工計價后付款40%,到2014年3月31日工程竣工后付款10%,工程交工時付款20%,交工一年之后付款20%。這意味著合同價4.08億元的工程任務,項目部要在全部完工之前才能拿到2.04億元的資金。而已完成的工程任務由于業主沒有按時驗工計價,導致驗工款遲遲沒有拿到手。目前該項目部已完成產值2.47億元,業主僅撥款8 503萬元,除去公司撥付資金外,項目部資金缺口近8 000萬元。
項目部因資金誘發的一系列問題接二連三發生:遲遲找不到愿意進場的協作隊伍;材料供應不及時,項目面臨停工;已經欠款的材料商頻頻催款……
“每天一睜開眼,我最愁的就是錢,有時候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用。”謝銳坦然道。自2012年6月21日進場以來,他一直在和錢較勁,想方設法動用自己的人際關系為項目努力找錢,然后又一筆一筆地去支付材料款、職工和協作隊伍工資。他笑著說道:“也許干完這個項目,我幾十年人際關系的老本都要吃光了。”
正因為如此,謝銳必須“摳”!
既摳進度也摳質量
按照業主“14122”資金支付模式,項目部最來錢的途徑就是高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最大限度地拿到驗工計價款。于是,狠抓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就成了謝銳每天必須費心的主要工作。
還記得在項目部預制第2孔箱梁的時候,發現箱梁混凝土外觀出現了蜂窩、麻面、氣泡等現象,對外觀質量造成了影響。謝銳對這個“瑕疵”決不容忍,當場大發脾氣要求推倒重來。說起這件事情,現場負責箱梁預制的技術主管至今還心有余悸。
如此“苛求”完美,難道不會影響工程進度?面對筆者的疑問,謝銳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質量的進度,就是負進度!”在他看來,磨刀不誤砍柴工,工程建設既要講究速度,更要講究質量和效益。“這就是高效。”他從不允許因為工程質量而停工整改,因為輸不起,一旦停工每天就要損失幾十萬元,這對本就資金緊張的項目無異于雪上加霜。
采訪中,謝銳自豪地說出了一組數據:從籌建項目經理部到正式舉行揭牌儀式僅用了20天,實現了跑步進場目標;短短2個月便完成全線經濟作物200余畝、廠房2萬多平方米、房屋3 700平方米的征地拆遷工作,創造了拆遷時間最短的“江陰速度”;實現了“零拆遷、零出警、零上訪、零事故”,獲得了江陰市人民政府的高度贊揚;截至7月8日,共完成橋梁工程826延米、隧道工程1 400延米、涵洞工程556.7橫延米、路基土石方118斷方面,累計完成產值2.47億元。這些成績的取得,使該項目部成為2012年度公司在同期中標7個項目中啟動最晚卻完成效益最好的“后起之秀”。項目部也因此而多次獲得業主好評:在今年業主第1季度和第2季度考核評比中,項目部連續2次奪冠;在業主6月份舉行的“抓安全,搶進度”競賽活動中,標段被確定為全線唯一的免檢單位。6月28日,業主還組織全市交通系統主要人員70余人到施工現場觀摩,展示了項目部的不凡風采。
既摳優化也摳精細化
要摳錢,關鍵還須在方案上打主意。
中標初期,為讓有限資金發揮最大作用,謝銳組織工程、合同、財務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將工程總概算進行分項控制,并對分項進行細化。項目開工后,他又組織建立了以單項工程為基礎的工程臺賬,將工程量清單的數據細分到每一個具體的項目,避免重復計量、漏計、超計、少計現象發生。
謝銳深知,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根據工程進度和需要,他多次和業主溝通,重點對路基和隧道進行現場調研,反復進行技術和經濟比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施工方案。秦望山和鳳凰山隧道原先設計施工方案為雙側壁法、中臂法,施工進度極慢,無法保證工期。隧道開挖后,經過對地質條件、變形監測等資料的研究,項目部將隧道施工方案調整為臺階法和上部中臂法相結合,既加快了施工進度,更為項目部節約直接成本1 000多萬元。
在秦望山隧道口,筆者看到原本要運離工地的廢渣,卻被一輛輛車拉進了棄料場。廢渣經過簡單加工后,轉身變成了夯實路基、清淤填洼地的優質施工材料。對于此做法,謝銳表示:“修建路基和開挖隧道會產生大量的棄土和石塊廢渣,如果不對其進行合理利用,修建路基時,勢必要從別的地方挖方取土,從而加大成本投入。”據了解,項目部利用隧道和路基開挖的石方,把近31萬方石灰土填筑變更為填石路基,給項目直接創效800余萬元,同時節省機械設備損耗及油耗百萬余元。與此同時,項目部路基填筑后,仍將剩余的60萬立方石料,通過積極協商和溝通,賣給了江陰市交通局下屬的通達公司,為項目部直接創效1 000多萬元。
項目部在前期選址時,由于謝銳多方考慮、精打細算,將項目部及攪拌站選址在碼頭附近,據此一項,原材料通過船運比汽車運輸節省耗油近800噸,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既摳用的也摳耗的
“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形成勤儉修高速路的節約意識。”這是謝銳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的“摳門”還影響著項目部一班人,今年7月4日,筆者在早餐桌上,就親自看到項目部工委主任周凱“吝嗇”地將吃剩的6個小籠包打包帶走。
項目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上級領導、兄弟單位到項目部檢查、觀摩,吃飯一律安排在職工食堂,吃他們自種的綠色蔬菜;住宿則安排在項目部附近的農村“接待樓”。
在謝銳的帶領下,能省則省的節約理念滲透到日常的管理當中,已經成為這個項目部的文化自覺。為了不斷強化這種節約理念,項目部先后出臺了許多節能具體措施,比如:對室內空調的溫度控制作出了規定:夏季不低于26℃,冬日不高于26℃;離開辦公室隨手關燈,杜絕“長明燈”“白晝燈”;洗手間水龍頭全部設置為按壓式的,避免“長流水”;在加強耗材辦公用品管理方面,項目部除統一采購外,還要求盡可能做到無紙化辦公,一般的文件打印、復印基本上是雙面用紙;嚴格控制使用車輛,實行修理定點、油耗定額、單車核算的管理制度。項目部日常生活中的這股“吝嗇”之風吹到施工現場,促進了工程建設節約每一根鋼筋、每一包水泥、每一方河沙的優良風尚的形成。
聚沙可成塔,積流可成江。正是謝銳的“摳術”、項目部形成的“摳門”,為江陰海港大道實現低成本施工、高標準建設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