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慈?何康源

茂名農村不少的富余勞動力外出打工,他們的子女成為留守兒童,引起諸多的社會問題。日前,記者隨茂名、茂南兩級老促會在茂南區高山鎮文秀村委會采訪時欣喜地發現,該村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目前已引進的企業達到了30家,村中的富余勞動力大部分都在村中的工廠打工,留守兒童的現象少有出現。
文秀村是一個革命老區村,農業人口3386人。據文秀村委會支書柯振明介紹,近年來,該村經過“兩委”班子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從原來的一個比較落后村建成全市、全區有名的“先進村”。村集體純收入由原來的3萬元增加到35萬元,2011年村民平均人口年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村工業總產值52467萬元,企業利潤總值2240萬元,村內企業創稅767萬元。
文秀村委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近郊型農村,距離茂名市區僅有3.5公里,緊貼茂南大道和環市西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柯振明說,一直以來,文秀村的班子成員積極響應上級政府部門的號召,努力打造一個穩定舒適的投資環境,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切實做好企業“引路人”與“貼心人”的角色。特別是新一屆村委會班子成員,在招商引資工作方面做得尤為出色。近年來村委會引進了大規模的企業來此扎根發展,如“茂南燁暉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茂名市佳禾塑業制品有限公司”、“茂名市崇光手袋廠”、“茂名市恒裕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鑫鑫原物流公司”等。現階段,文秀村已引進的企業達到了30家,大大解決了村中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全村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燁暉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注塑部,村民黎彩蓮一邊熟練地干活,一邊笑著說,能夠從農婦變成為工人,每月收入有2000元左右,得益于村中有眾多的企業。她說,以前為了孩子不成為留守兒童,就一直在家里帶小孩,現在村中有這么多工廠,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所以就很安心地到工廠打工了。崇光手袋廠的主管介紹說,以前公司廠部在江門,后來老板聽人說文秀村投資環境不錯,就來這里開了個分廠,現在廠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文秀村人。
柯振明說,文秀村村民對外來企業非常歡迎,村委會也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所以還有很多企業想落戶文秀村。現階段,文秀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達到6000多元,逐步走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