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奮生
解放前,國民黨反動派在貴州息烽集中營關押一大批我黨的優秀黨員和進步人士。1945年7月14日,曾打入國民黨軍統局心臟的七烈士:張露萍、張蔚林、馮傳慶、趙力耕、楊洸、陳國柱、王錫珍就是在息烽縣快活嶺被軍統特務殺害的,現在息烽集中營門前矗立著一座紀念碑,表達人民對他們的敬意和思念。
12年前,我到這里參觀,看到烈士們為黨為國而忠貞不屈,感慨萬分,吟詩四句:“烈士墓前獻花圈,世代敬仰永懷念。此處青山埋忠骨,浩氣長存留人間。”
抗戰期間,武漢失守,中共長江局就由武漢遷到重慶,成立中共南方局。為工作方便,南方局書記周恩來以個人名義租下曾家巖50號,又稱“周公館”,作為南方局一個主要辦公地點。這幢小樓房地處街巷盡頭,右側是國民黨軍統局長戴笠的公館,左側是國民黨警察局派出所。當年周恩來就在這險象環生的環境中,領導南方十二個省的革命斗爭。
此時的重慶是國民黨的統治中心。以周恩來為首的南方局雖身居虎口,卻穩如泰山,在廣泛發展抗日統一戰線和愛國統一戰線中,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有理、有據、有節的斗爭,為抗日戰線的勝利,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絕的貢獻。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后,抗戰態勢發生了變化。日本帝國主義改變了以往在“軍事上與蔣介石正面作戰為主”的方針,實施“以政治誘降為主”的策略,軍事上放松了對國民黨的大舉進攻,進而加緊對我黨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此時,蔣介石將正面抗戰改為“消極抗戰,積極反共”之策,1939年1月在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還制定了“限制異黨活動辦法”,不斷制造摩擦,進攻我黨建立的根據地。這個時候毛主席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針。同時,我黨提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政治主張。為適應急劇變化的形勢,南方局積極貫徹黨中央的方針,除加強自衛工作外,特別著重加強情報工作,及時、準確、深入地掌握國民黨頑固派的動向和陰謀。正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打入國民黨局軍統內部絕好的良機。
1939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軍統局電訊總臺工作的一個叫張蔚林的突然來到周公館,說要求見周恩來,當他得知周恩來不在,就要求見葉劍英(時任南方局軍事組組長)。當時誰也不知道此人想干什么,又是從軍統局來的,葉劍英不能貿然見他。于是由曾希圣(時任南方局軍事組成員,1930年曾任中共中央軍委諜報科科員)出面接見他。見面時,張蔚林說以前在上海加入了共產黨,后來與組織失掉了聯系,此后他就參加了軍統局辦的電訊訓練班,畢業后先到皖南搞電臺工作,后調到重慶軍統電訊總臺做收發報監聽工作。工作之余他常看一些進步刊物,特別是共產黨在重慶辦的《新華日報》,覺得在軍統局工作不是自己選擇的道路,毫無前途。于是他提出要求:一是恢復他的黨籍,二是介紹他到延安或到八路軍部隊去,實現自己的愿望。曾希圣給他作了解釋,理解他的想法,安慰他繼續在軍統局工作,同樣可以為抗戰出力。
過了兩天,張蔚林又來了,還帶來了一個叫馮傳慶的人(馮傳慶是電訊臺的報務主任,所有收發電文要經他的手)。兩人來了以后,又說實在不能在軍統局里呆下去了。他們說的一些情況和南方局軍事組過去得到的情報很接近,此時接見他倆的曾希圣和雷英夫(時任南方局軍事組成員)覺得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于是曾、雷就提出幾個問題來考查他們,問他們軍統局電訊總臺的編制、人員情況,有多少部電臺等。他們都作了回答。接著,曾、雷提出要求他們提供情況,過后他們也真的把情報送來了,而且向他們要的電臺密碼也搞到了。經過短短兩三次接觸,他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組織相信了他們。于是南方局和葉劍英作出決定:由葉劍英和曾希圣介紹他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正式共產黨員,并把他倆作為打入軍統局心臟的一把利劍。
1939年10月,南方局接到通知,說一個叫黎琳的女同志要從延安到重慶,派她來的任務是做川軍的統戰工作,因為她的姐夫是川軍少將師長余安民。黎琳原名叫余碩卿,14歲在成都建國中學讀書時,受共產黨人車耀先的影響和教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7年底由車耀先安排她到延安“抗大”學習,學習期間她常指揮大家唱一首名叫“拿起刀槍干一場”的歌曲,所以在延安很多人都叫她“干一場”。調黎琳到川軍做統戰工作雖然有利,但葉劍英和曾希圣卻另有考慮,認為與其讓她去做川軍的統戰工作,還不如改派她打入戴笠軍統局系統去更為重要,可以得到更多機密情報,并能增強打入敵人心臟的力量。另外,周公館離戴笠的特務機關很近,張蔚林和馮傳慶每次送情報都很危險。為避開特務耳目,防范風險,決定設立一個中轉聯絡站。因此南方局決定叫黎琳改名為張露萍,裝扮成張蔚林的妹妹,打入軍統局。她的任務是:傳遞情報,教育張、馮,增進互相了解,并發展黨員,在軍統局里成立“中共秘密支部”(后來她就成為該支部的負責人了)。任務確定后,葉劍英親自找黎琳談話,向她分析了形勢,講了她的任務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使她有應對各種局面的充分思想準備。具體的事則由曾希圣和雷英夫交待落實,如聯絡信號、密碼以及衣著、被褥等生活用品都作了細致準備和交待。另外,在牛角沱租了兩間房子,讓張蔚林從軍統局電訊總臺搬出來和張露萍住在那里。公開說是他們的住所,實際上是一個聯絡站,此后所有來自軍統的情報,都由張露萍轉送到周公館。這段時間,他們工作進行都很順利,而且在電訊總臺陸續發展了4名黨員,他們是趙力耕、楊洸、陳國柱、王錫珍。由于他們的出色工作,南方局軍事組獲得了很多重要和高度機密的情報。把軍統局在全國各地,特別是解放區的敵特電臺密碼、波長、呼號傳送到延安,國民黨有什么重大軍事行動也能及時掌握。同時破獲了不少潛伏在我黨、我軍的特務,尤其是軍統派駐到延安的特務。
軍統局高層的機密一再泄露,使在重慶的蔣介石和戴笠感到十分震驚,意識到自己的內部有問題,但找不出問題出在哪里。
到了1940年2月中旬,張蔚林因工作中不小心燒壞了一只電臺的真空管,他認為要壞事了,便借機慌慌張張地到了周公館,見到曾希圣和雷英夫。曾希圣就對他講:電臺燒真空管是常有的事,不算什么,你要沉住氣,不要慌,上街買一個補上就是了……但就在張蔚林出來到周公館的時候,電訊總臺的人發現他不在,也沒請假,以為他病了或有別的事情,于是就派人到牛角沱他的住地找他,結果在抽屜里發現了一些密碼、一張表格和名單。特務得到這些資料后,馬上回去報告,當張蔚林返回到電訊臺就被逮捕了。此事報告給蔣介石,當時蔣介石大發脾氣,罵戴笠說:“你們過去總吹牛皮,說你們怎么怎么厲害,打入共產黨,現在我不但沒有看到你們打入共產黨,倒讓共產黨打入了我們的心臟,你們還沒有發現,這樣要你們干什么!”戴笠挨罵后,立即開展大清洗,將電訊總臺里面凡有嫌疑的人全部抓起來。就在特務抓人的時候,馮傳慶從后墻跳出去跑了。晚上約9點鐘,馮傳慶來到“周公館”,他神色非常慌張,一進門就要求見葉劍英或曾希圣和雷英夫。在這種突發事態下,南方局軍事組的三個成員此刻都不便貿然見他,因此臨時決定由陳家康去見他。因為馮傳慶不認識陳家康,馮把發生的事況講了一遍,說他們都暴露了,他有幸逃了出來,向組織報告,請組織作指示。情況了解清楚后,葉劍英就下樓見了他,對他進行教育,要他沉著,堅定立場,并決定將他轉移到延安去,第一站先到成都。葉劍英還將別人送的一件很好的皮袍子轉送給他,祝他一路順利。雷英夫開始為他化裝,給他找來一頂禮帽和一根文明棍,還交給他兩百塊錢,叮囑他在路上要特別注意舉止,因為現在他是上等人打扮,要住大旅館,吃高級飯菜,不要露出寒酸的樣子,以掩人耳目。一切準備好了,雷英夫就讓馮傳慶從周公館下面的防空洞里鉆出去,直接到嘉陵江邊上船過江。但到了嘉陵江北岸后,沒有社會經驗的他,竟在一個漁民的草棚里躺下睡著了。第二天早上漁民來了,看到他這身著裝,誤認為他是給日本飛機打信號彈的漢奸,就把他抓起來送交警察局,警察局也搞不清他的身份,就一級一級上報,一直報到重慶市。此前,軍統局已經發出對馮傳慶的通緝令,并印有馮的像片,這樣馮傳慶就被捕了。
送走馮傳慶以后,軍事組馬上采取緊急措施,想方設法通知張露萍轉移。當時因為張露萍春節前已請假回成都探親,去了解川軍的情況,所以不知道她如今到底在什么地方。也正在這個時候周公館收到張露萍用密語寫的一封信,說她已動身回重慶,因為她接到張蔚林的電報,說他病了,叫她急速返回。曾希圣和雷英夫見到張露萍的信后,知道大事不妙,所謂“張蔚林的電報”,就是軍統局設下的圈套。因為成都距離重慶不遠,張露萍已動身,挽救已來不及了,她一到重慶就被捕了。
張露萍被捕后,曾經在曾家巖50號的巷子里出現過一次,原因是她很堅定,什么也不承認,特務機關沒有辦法而采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段,把她放出來,看她跟誰接觸,看她到底進不進周公館。但張露萍出現后,見到周公館的人并沒有說話,臉繃得緊緊的,表情很嚴肅,經過周公館門口,離大門只有一米遠,她也不進去,連看也不看就走過去了。張露萍早已看穿敵人的陰謀,十分機警,很老練,很成熟。國民黨特務機關由此認為,領導張露萍的不是“周公館”,而是重慶地下黨市委。張露萍的行動保護了中共南方局領導機關免遭破壞。
在息烽集中營里,大特務頭子周養浩用各種方法引誘、威脅張露萍,但都失敗了。后來他就用卑鄙的手段,想調戲她,誰知張露萍上去就打周養浩幾個耳光,并且破口大罵,弄得整個集中營的人都知道了,大長了革命者的志氣,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威風。時年23歲的張露萍行動勇敢,果斷,不愧延安人叫她“干一場”的形象和氣魄。
七名共產黨員被捕以后,受盡酷刑,但他們始終不吐一個字,保持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崇高氣節。蔣介石親筆批示,將他們長期監禁,隨時可以處決。
1941年春,張露萍等被解押到貴州息烽集中營,張露萍關在“義齋”,張蔚林等關在“仁齋”。不久,張露萍在圖書室見到指引她走上革命道路的車耀先伯伯,并在其策劃下,他們七人成為“中共獄中秘密支部”成員,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和敵人進行斗爭。1945年6月,戴笠到息烽集中營視察,詢問了張露萍等七人的情況,回去后就下達了殺害他們七人的電令。
1945年7月14日,“義齋”女管理員張家啟對張露萍說,你們被放了,收拾好東西回重慶。張露萍從張家啟含悲的臉上明白自己為革命獻身的時候到了。她穿上在重慶從事地下工作時的一件淺咖啡色薄呢連衣裙,戴上一枚紅戒指,把小手提箱砸在警衛門前的石坎上說:“我知道我要去哪里。”獄友黃彤光為她梳理了最后一次妝,她反而安慰說:“彤光姐,不用擔心,我知道我去哪里,我心里很坦然。”不一會兒,張蔚林、馮傳慶等六人也被押上車來。車子一出大門,這七位戰友就高唱《國際歌》。車子開到快活嶺軍統被服倉庫前停下,他們下車剛走上庫前石階時,罪惡的子彈從背后射來,六個戰友倒下了。張露萍因走在前面,當時她腿部中彈,她忍著劇痛,猛一轉身,用手拍著胸脯,大喊一聲:“笨蛋,朝這兒打。”接著,她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行刑的特務頓時嚇得手發抖不敢再開槍。特務隊長榮為箴拔出手槍連開幾槍,黨的優秀女兒張露萍倒下了,年僅24歲。
打入軍統局心臟的七位共產黨員英勇犧牲了,他們不愧是黨的好兒女,是真正的英雄。正如葉劍英元帥在給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的一首詩中寫的“虎穴堅持神圣業,幾人鮮血染紅星。”今天,在天安門前高高飄揚的國旗,不就是中華民族千百萬優秀兒女用鮮血染紅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