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光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從各地的高考試題中,我們不難發現均涉及人教版新課標必修1第一章節的內容,由此也說明了此章內容的基礎性和重要性。現將今年高考中涉及這一內容的一些試題列選出來并加以分析,希望對新高一的同學掌握此章的內容能有所幫助,也希望同學們能很快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狀態,打好高中化學學習的第一槍。
例1(全國新課標Ⅰ卷第13題)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原理都正確的是()。
選項目的分離方法原理A.分離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B.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體中混雜的NaCl重結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餾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考點分析:本題考查了不同混合物中物質的分離、提純的原理,不僅涉及無機物,還涉及有機物,雖然考點比較單一,但涉及的物質比較多,屬于中等難度試題。要想解答此題一定要掌握各物質的性質及分離提純的原理。
A項,乙醇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無法分層,所以達不到將碘從水中分離出的目的;B項,乙酸乙酯和乙醇都是有機物,但乙酸乙酯與乙醇互溶,所以即便兩者的密度不同,也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兩者;C項,除去固體KNO3中混有的NaCl雜質,可以釆用重結晶的方法,但原理不是“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而是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很大,而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明顯;D項,丁醇的沸點為117.5℃,乙醚的沸點為34.6℃,兩者的沸點相差較大,可以用蒸餾的方法將其分離開。本題選D。
(1)配制使用的儀器主要有托盤天平(固體溶質)、量筒(液體溶質)、一定容積的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2)配制的步驟:①檢漏(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②計算溶質的量(若為固體溶質計算所需固體的質量,若為溶液計算所需溶液的體積)。③稱取(固體稱、液體量)。④溶解(溶解后要靜置冷卻)。⑤轉移(轉移至容量瓶中后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餾水)。⑥洗滌(洗滌燒杯和量筒各2~3次,洗滌液一并轉入容量瓶中)。⑦定容。⑧搖勻。A項,稱量時應是左物右碼。B項,溶解時要要用玻璃棒順時針攪拌。C項,轉移燒杯中的溶液時要用玻璃棒引流。D項,定容時,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時,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中。本題選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操作中的分液操作,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區別方法,也即它們性質的差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步驟,還有NH+4的檢驗。屬于綜合性實驗試題,設計的考點比較多、零散,需要同學們掌握相應的知識才能正確解答。
A項,分液時,分液漏斗中的上層液體應由上口倒出,下層液體從下口倒出。B項,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為碳酸鈉、水、二氧化碳,而碳酸鈉受熱不易分解,所以可以用加熱的方法區分碳酸氫鈉和碳酸鈉。C項,考查內容與例3一樣,這里不再贅述。D項,檢驗NH+4時,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體,若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有氨氣生成,有NH+4,否則無。本題選D。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了阿伏加德羅常數,微粒所含的電子數,弱電解質氨水的部分電離,強電解質鹽酸的電離,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數目的轉移等,考點比較多、零散,是綜合性的試題,有一定的區分度,需要同學們掌握相關內容才能順利解題。
編者注:這些只是今年各地高考中出現的一些涉及這一章節的選擇題,當然還有一些地方的選擇題中也涉及這一章節的內容,還有很多地方的填空題中也涉及這一內容,特別是很多題中涉及了化學實驗和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這就給同學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學習本章內容時一定要下功夫,只有學好了此章,才能掌握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王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