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達
關鍵詞:體育器材;功能開發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8-0077-01
參與《體育教學》雜志論壇的器材創新教師都極具想象力,在器材版塊版主的組織下,針對不同的討論話題,大家暢所欲言,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想法。一些自制的創新體育器材以及廢舊體育器材的開發利用的文章發表在《體育教學》等刊物,給全國廣大體育工作者借鑒與參考。筆者拜讀這些文章后,結合自己操作實踐提出幾點淺薄的建議:
一、器材功能開發必須因地制宜
器材功能開發應建立于不破壞原有器材標準的基礎之上,廢舊器材則另當別論。我們應盡量避免為器材開發而“開發”的誤區。如:針對《體育教學》第4期主題——跳箱的功能開發利用,有教師設計直接在跳箱體中間鉆洞,放置爬梯進行跳箱組合攀爬??赡苓@尚處于設想階段,但筆者認為設計者不太敢直接拿學校里本就數量不多的跳箱下“狠手”;萬一跳箱其他功能未能如愿開發應用,本身功能倒給破壞掉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二、器材功能開發必須接受實踐檢驗
能夠接受實踐檢驗的器材創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器材創新類文章應該配上實際操作圖片,因為只有實踐才是評判構思、檢驗成果的唯一途徑。所以很多文章如能配上實際操作圖片就更具備說服力。我們不少教師熱衷于器材的創新與設計,本身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若僅僅停留于設想而不付諸行動,那我們也可以認為有些設想僅僅是理論上的空想,迎來的也往往是“設想很豐滿,現實很呆板”的尷尬局面。如第6期主題的標槍功能開發,有教師畫了張竹標槍的劃圈練習圖來顯示如何提高學生跳躍能力的設計。實踐證明:類似游戲的棒子或者棍子被學生踩斷的幾率是很高的。能否將廢舊竹標槍插在廢舊鋁合金跳高桿或連接在其他標槍上作為延伸段,以此來增加長度更方便使用。
三、關注創新器材的維護利用
不少教師在設計、制作創新器材并提煉成文發表后,就以為大功告成,而作為文章的主角——創新器材卻被“刀槍入庫,束之高閣”;有的還甚至被肢解或隨意丟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關于這個問題,筆者也只能點到為止。與常規器材一樣,創新器材也面臨著后期保養維護的問題;體育器材作為我們體育教師的吃飯家什,維護保養理所當然成為分內之事,而辛苦制作成的創新器材更是來之不易,何況必要的維護也是后期利用以及升級改造之前提。態度決定收獲,我們應該正確對待。
四、關注創新器材的功能衍生
無論是器材功能開發,還是創新器材制作,器材始終具有其特定的功能衍生;這也是我們進行器材功能開發的魅力所在。雖然器材的功能衍生應圍繞器材的主要功能展開拓展,但有時變換一下時間、地點或者角度,就能夠給我們帶來許多奇思妙想。例如,筆者新發表的木制倒立架一文中提到:倒立架翻轉就可以變為小木凳,攜帶方便(以前我校制作了不少小木凳子,主要用來給各級運動會或是區體育中考長跑考試的檢查組學生用,由于后者的不常用性直接導致后期基本被前者所替代)。又如:跳箱蓋作為跳箱器材最實用的部件,在實際教學訓練中有著廣泛的使用價值,如跳遠助跳騰空步練習、跨越障礙跑跳的教學輔助器材,更是俯臥挺身、元寶起、臥推等素質訓練絕佳的支撐臺面,建議學校應該多制作幾只跳箱蓋。設想:日常能讓我們師生在田徑場內坐到有皮質沙發感覺的座椅上也當屬跳箱蓋了。當然,跳箱最易損壞的也恰恰是跳箱蓋面皮,這也是我們日常使用過程中應重點保護的部位。由此考慮,把跳箱蓋作為標靶類的功能衍生拓展,我們還應謹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