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
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規定: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
盤活存量頒布“金十條”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對外發布了《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意見》(簡稱“金十條”),將采取10項措施“盤活存量”,在八大重點領域“用好增量”。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稱,“金十條”的核心是在繼續執行穩健貨幣的前提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目標是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切實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結構性矛盾和資金分布不合理的問題,同時要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據悉,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金十條”,每一條都落實到了具體部門。
央行增加120億再貼現額度
中國人民銀行消息,為引導信貸資金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近日央行對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投放。央行此次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明確要求金融機構用于擴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投放,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再貼現管理。
地方債
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擴至六省市
自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的閘口開啟之后,自行發債試點省市在2013年再次擴圍。根據財政部日前發布的《2013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在首批試點的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之外,經國務院批準,江蘇省和山東省在2013年也加入到自行發債試點的行列中。至此,我國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已擴至6個省市。
業內專家表示,推進自行發債試點對改革和完善目前財政體制和發展債券市場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要徹底解決正在擴張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亟須探索一整套完善、透明的地方發債制度和規則,替代不夠規范的地方融資平臺負債。
中小企業發展
600萬戶小微企業下月起暫免稅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公平稅負,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會議決定,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這將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與個體工商戶同樣的稅收政策,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系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據權威部門測算,此次減稅新政實施后,小微企業年減稅規模將近300億元,按照從今年8月1日起執行估算,今年將減稅120億元。
本市擬對中小企業實行分類指導
在提請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的《北京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草案)》提出,為保障本市中小企業發展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明確對中小企業發展實行分類指導。同時,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和發布分類發展指導目錄,明確鼓勵、心智和禁止中小企業從事的產業。
此外,《草案》還提出要明確保護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政府部門不得對中小企業設定歧視性準入條件。在政府采購方面,《草案》提出要求負有編制部門預算職責的行政部門應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18%的份額專門面向小微企業采購,同時規定一定金融(300萬元)以下的政府采購項目預留給中小企業。
行政事業性收費
我國將取消和免征3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消息,決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取消和免征企業年度檢驗費等3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根據兩部門日前聯合發布的通知,此次取消和免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涉及外交部、教育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近十多個部門,具體包括外國律師事務所辦事處申請手續費和年檢費、船舶證明簽證費、船舶申請安全檢查復查費、海事調解費、企業年度檢驗費、綠化費、利用檔案收費、水生和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統計人員崗位培訓費、攝影師預備資格考試費等項目。
污染防治
本市將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
在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提請審議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的議案中明確提出,本市對主要污染物實行總量控制,并規定了總量控制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包括:確定總量控制的基本內容和原則,對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和機動車數量實施總量控制:核定企業排放總量,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確定排污交易制度、實施建設項目總量控制前置審批制度、實施區域險僻制度等。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建議,應明確實施總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種類。同時建議,總量控制制度作為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基本制度,其基本目標、要求和排放總量指標取得途徑,應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向社會公開,并應明確逐年減少排放總量的要求。
電子商務
本市發布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意見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意見》提出23條具體工作措施,分解為26項重點工作,并明確表示,到2015年,本市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要力爭超過1萬億元。2012年,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7702.8億元,其中電子商務零售額為596.8億元,占比為7.7%。電子商務零售額是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的一部分。據市經信委統計,2012年,本市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已達到5500億元。
水域規劃
《北京市域水環境與濱水區統籌規劃》編制完成
日前,市規劃委官微“北京規劃”發布稱,《北京市域水環境與濱水區統籌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市域范圍內將建成水生態三級分區。和以前各種與水資源相關的規劃相比,這份規劃在國內首次提出了“藍網”概念。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藍網”是以水域為網絡核心,由“藍”、“綠”、“灰”三部分組成。“藍”是水域,“綠”是綠化,“灰”是濱水建設區。由“藍網”伸出的觸角將連接城市的重要資源,讓濱水區域相連,建成能夠承載多重功能的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再由這些空間相連,構成網狀廊道系統。未來,這些“藍網”規劃將逐漸落地,北京城將能實現濱水公共空間連續開放,城市與水域間的連接。
中關村核心區
中關村核心區新興產業路線圖發布
今后,中關村核心區的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節奏和布局規劃將“有圖可依”。日前,由海淀區和236家企業、59位行業技術專家及14家投資機構參與編制的《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和《海淀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發布,實施方案和技術路線圖首次明確規劃了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逐年的發展目標。方案和路線圖中顯示,從2013到2015年,每個產業在技術創新、孵化器建設、公共平臺建設、產業基地建設及產業政策的進度都有了詳盡規定。方案提出,到2015年,預計實現核心區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達1.6萬億元,形成2至3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目標。
公建限電
2014年本市七成公建將限額用電
日前,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限額和級差價格工作方案(試行)》,率先設立耗電限額的建筑是本市行政區域內單體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公共建筑面積占該單體建筑總面積50%以上(含)的公共建筑,具體實施對象根據公共建筑信息摸排情況確定。2014年,本市70%以上面積的公共建筑將設置耗電限額。超過該建筑用電“指標”的部分,將實行加價用能政策。2015年,本市力爭實現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電耗與2010年相比下降10%。按照規劃,本市將建立統一的公共建筑基本信息庫,全面掌握建筑物本體信息、用能設備信息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