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將建設成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呵護健康生命的新型國際醫療服務園區
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是衛生部和北京市著力支持發展的社會資本辦醫聚集區、試驗區和示范區,將打造 “醫、教、研、養、康”五位一體的國內首個全健康產業鏈。十年內“健康之城”將初具雛形。
《投資北京》: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自2012年啟動以來,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的基本情況。
雷曉寧: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是市政府重點推進的首都城市副中心“一核五區”項目之一,是落實北京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促進社會資本辦醫“十八條”意見的醫療健康產業聚集區,也是北京市發展新興服務業的重要承載地。
園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一期占地3.67平方公里,北鄰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地處京杭大運河、潮白河與運潮減河三河環繞之中,緊鄰萬畝運河森林公園,濱水特色突出,生態條件良好。周邊擁有東六環、通燕高速等外聯道路,建設中的地鐵6號線及兩廣路延長線直達園區,區位交通條件優越。
園區定位于補充基本醫療,面向國內外中高端、個性化醫療、康復管理和養生養老服務需求的人群,以及各種疑難重癥患者,提供高端醫療健康服務。
《投資北京》: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將打造國內首個全健康產業鏈,建成世界級的醫療產業集群。請問這一目標將如何實現?
雷曉寧:我們將在園區內聚集國際一流醫院、醫學院、醫學科研人才、康復養老和健康管理資源,與社會資本對接,與商業性醫療保險結合,打造“醫、教、研、養、康”五位一體的國內首個醫療健康產業鏈,形成以醫、教、研一體化平臺為核心,以頂級專科醫院為主導,以中醫診療、養生與健康管理和中醫文化醫療旅游為特色,以高端康復與專業化高端養老為延伸,以醫療相關產業及生活、商務配套為支撐,最終形成六個方面的健康服務產業業態。
依托北京獨有的資源優勢,目前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已攜手國內外各領域具有領軍地位的戰略合作伙伴開展各項基礎工作。攜手世界排名第一的醫療設施規劃公司——美國HDR公司進行了總體規劃及概念設計;委托普華永道公司完成了園區商業模式策劃、資金平衡測算;與中國移動、IBM、GE醫療集團借助云平臺、物聯網等先進數據處理技術為園區創建醫療信息化共享系統;在投融資方面,園區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通用環球租賃公司的合作已經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一流的合作伙伴保證了園區高端定位落到實處。
《投資北京》:園區將如何吸引國際一流資源,打造高端醫療健康產業平臺?
雷曉寧:一是率先打造“醫、教、研”一體化平臺。采取國際合作方式,引進國際一流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和國際醫學商學院,為園區儲備人才;建設國家級轉化醫學科研基地和開放式實驗室,滿足臨床科研與轉化醫學研究需求;搭建醫學、藥學、醫療器械、高值耗材等研究孵化平臺,聚集一批科研技術人才。建設一流教學醫院,滿足臨床教學需要,為園區專科醫院提供技術支撐。最終形成教學、科研、醫院三者互為支撐,融為一體,構成整個園區的核心引擎和技術、人才保障。
二是建設一批國際一流專科醫院。與醫療領域國際慣例對接,以國際通行標準為準入門檻(如JCI和歐盟等國際醫療機構評審標準),規劃建設8-10家專科醫院。包括腫瘤、心腦血管、神經病學、運動醫學、老年病、婦科、兒科、醫學整形與心理專科等。
三是建設面向世界的中醫診療與養生綜合體。匯聚頂尖中醫藥資源,采用商業化運作模式,大力發展中醫特色診療、養生與健康管理和中醫文化特色醫療旅游。規劃建設中醫醫學院、中醫養生會館與中醫文化推廣體驗特色商業綜合體。大力發展民族醫藥和中醫醫療旅游。依托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科學院、中國中醫藥大學等權威機構,吸引社會投資,建設中醫藥教學培訓基地,逐步發展成為全球中醫全科醫師、中醫特色健康管理等領域資質認證和標準輸出中心。
四是引進一批國內外先進的康復、養老、養生項目。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采用先進智能化遠程跟蹤健康服務技術,發展“居家-社區-介入-臨終關懷”一條龍式的養老保健服務,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建設規模適度的高品質、富于傳統文化品位的養生養老度假社區,營造中式、日式、歐式、美式等不同風格養老單元,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五是吸引一批醫藥、醫療器械研發、臨床檢驗、會展交易、專業醫療中介咨詢、醫療保險機構等單位入住園區,豐富和延伸醫療健康產業鏈。
六是引進一批陪護酒店、商務酒店、寫字樓、專家公寓、高品質住宅社區、配套商業與特色商業、健康餐飲等項目,為入園機構和人員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生活、商務配套服務。
《投資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將為入園項目提供哪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雷曉寧:在政策方面,我們將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國辦發〔2010〕58號)及北京市《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若干政策》(京政辦發〔2012〕35號)的文件精神,全面實施衛生部與北京市政府簽署的《深化首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合作協議》,并在“部市共建”框架下,承擔改革試點任務,共建國家級園區。同時,園區已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享受中關村相關政策。
為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使入園單位得到多重共享支撐服務,園區將重點建設六個共享中心:即共享醫技中心、共享醫事服務中心、共享數據信息處理中心、集中式醫療保險結算中心、認證服務中心、海內外專業人才服務中心,六個共享中心的建成將為入園單位提供便利與服務。
《投資北京》:為實現園區更好的發展,下一步亟需落實的工作內容都有哪些?
雷曉寧:一是爭取成為國家級社會資本辦醫試點園區。目前與園區洽談的項目多為社會資本與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合作或合資辦醫,在市場準入、前期建設和后期經營審批、合作模式、人才引進等方面涉及較多政策性問題。近期我們已著手社會資本辦醫國家級試驗區申報工作,如果園區能夠爭取國家級社會資本辦醫實驗區、示范區和試點園區,允許部分醫改政策措施在園區先行先試,量身打造支持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將推動園區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是爭取政策支持。在爭取成為國家級社會資本辦醫試點園區的同時,我們與市醫改辦就園區發展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草擬完成《關于促進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建設與發展的若干意見》,在社會資本辦醫、大型設備采購、醫師多點執業等方面量身定制了10條政策,目前正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
三是建議協調市政府加快“部市共建”協議的簽訂。推動衛生部、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等四部與北京市關于社會資本辦醫的合作,加大統籌協調,建立部市共建機制,吸引部屬醫療資源盡快進入園區,實現落地。
《投資北京》:作為規劃建設中的新型醫療服務區,園區在招商模式上是否有一些創新舉措?目前已儲備的重點項目都有那些?
雷曉寧:園區通過“以平臺引資源,以資源引投資”的方式開展綁定醫療資源招商新模式。搭建土地資源招商平臺,通過國際招標方式,吸引全球范圍內最優的醫療機構,再通過優質醫療資源吸引海內外投資者加入,共同開發建設。
目前,園區已儲備了20多個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醫教研項目,初步確定了信諾佰世病理檢驗中心、北京國際醫學中心、北大國際腫瘤醫院、三博腦科醫院等7個重點項目為首期入園項目。根據成熟度我們將選擇2-3家項目于近期簽訂正式入園協議,目前已基本完成對首期入園項目簽約前的工作對接,此批項目擬占地約400畝,預計總投資65億人民幣。
入園項目信諾佰世檢驗中心內部裝修已完成,前期手續正在加緊辦理中,預計8月交付使用。同時,園區內首個落地項目——北京國際醫學中心建筑規劃設計任務書已由咨詢公司編制完成,并先后兩次召開了專家論證會,邀請市醫管局、市衛生局相關領導以及各領域專家就北京國際醫學中心的功能定位、專科設置、規劃面積等進行了論證,目前方案正在進一步完善中。
北大腫瘤醫院與社會資本通過股權合作,搭建的醫院法人主體將在園區內建設醫療機構。北大腫瘤醫院作為醫療資源提供方,輸出品牌、技術、管理和人才,在園區內建設面向國內和國際的高端多學科腫瘤專科中心。該項目建設用地105畝,設計建筑面積為14萬平方米,總床位數600張,一期投資規模約12億元。作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項目,該項目已先后獲得國務院及衛生部主要領導的明確批示,北京市醫改辦、衛生局和醫管局高度關注,多次調研并聽取匯報,初步明確了重點支持政策。
北京國際醫療服務區將在五年內基本完成一期重點項目建設,率先構建起“醫、教、研”一體化核心支撐和“醫、教、研、養、康”融合發展的基本框架。十年初步建成眾多國際一流醫院、知名醫學院所、學術研究機構集群發展,醫療健康產業鏈條展現雛形,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呵護健康生命的新型國際醫療服務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