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敏
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是黨建科學化在經濟組織中的具體化,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黨的建設科學化是國企改革發展的獨特資源優勢
提高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是國有企業獨特的資源優勢,對于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黨建科學化是國企改革發展的方向保證。企業黨委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企業各項工作中去,從而推動和保證企業的發展戰略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為經濟工作各項指標、任務的完成保駕護航,為公共富裕的實現奠定物質基礎。如果失去了方向,或者走錯了方向,違背了我國特殊的所有制關系和分配關系,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甚至是生存都會難以為繼。
黨建科學化是增強國企核心競爭力的獨特優勢。習近平同志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指出:“黨建工作始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政治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本質特征。”國企核心競爭力實際上來源于三個方面:現代企業制度、國家控股和黨組織的政治優勢。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通過黨組織科學有效的活動,把這三個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國有企業才會形成實實在在的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幾十年改革發展的成果充分顯示,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國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這是任何其它組織和團體所不能代替的。
黨建科學化是推動國企改革發展的力量源泉。國企基層黨組織是企業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堅持黨的領導,提高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能有效激勵和組織廣大職工群眾投身到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中來。通過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現到發展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群眾利益的具體實踐中,起到“提高共識、凝聚力量,釋惑解疑、化解矛盾”的積極作用。通過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發揮工、青、婦等群眾組織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以及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參與生產和經營,將企業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力優勢,進而創造最佳經濟效益。
全面提高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原則
提高國企黨建科學化水平,不能簡單“為了科學而科學”,必須堅持幾個重要原則的統一。
國企黨建科學化必須緊緊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展開。在國企改革新起點上,全面提高國企黨建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支柱和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和國家利益中所扮演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角色,而是集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于一身的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礎力量。因此,全面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更要加強黨的領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國企黨建科學化必須堅定不移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也是國企黨建的生命線。群眾路線的真正踐行與否是衡量國企黨建是否科學的重要標準。一要實現和維護好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煥發出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二要充分尊重和保障群眾的主體地位,在事關企業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堅持問計于黨員、問計于職工,讓黨員職工不斷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要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讓員工享受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同發展、共進步。
國企黨建科學化必須著眼促進中心工作。國企的中心工作是生產經營,通過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因此,國企黨建必須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公司制改革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規范國企的基本方向。黨建工作必須及時跟上形勢,服務中心工作,實現黨建工作與深化公司制改革的同步,由此保證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因此,要站在企業發展壯大的整體高度,從根本上將企業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將黨組織的各種行為融入企業經營管理,擺脫企業黨組織的“自我循環”,切實解決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問題。全面提高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對策思考
黨的建設是國企適應改革大潮、做強做大的重要法寶。在新形勢下,要更好地發揮其作用,不斷開創國企黨建新局面,就要努力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
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我們黨執政的理論基礎決定了國企黨建科學化要以馬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黨建理論創新必須堅持原則性、科學性與開放性統一。要從國企改革的現代企業制度方向出發,把黨建理論與中國特色國企改革的實際相結合,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國企黨建科學化理論。要深入研究推進國企黨建科學化的現實條件、基本路徑和發展方向,加強國企黨建理論研究和創新。同時,科學化意味著規律化,要著眼研究規律,找出推進黨的建設和促進國企科學發展的內在聯系、融入和推動中心工作的原則、途徑和方法,讓企業的黨建工作不是“雞肋”和“包袱”,真正成為企業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
用科學的制度保障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本身必然與制度化相聯系,或者說必須以制度化為支撐。首先要服從和尊重黨內根本制度。黨章是黨內根本大法,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國企黨的建設必須遵循這樣的基本原則。其次要科學構建適應現代企業運作的制度體系。當前條件下,制度建設的重點,應當更多地從制度要素的建設,逐步轉向制度體系的建設,沒有完備的體系,再具體的要素只能各自為戰,無法產生其預想中的約束力。所以,國企黨的建設制度既要符合一般黨的建設規律,還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下國企改革發展的固有特點和基本要求。當前,亟需健全完善黨組織參與企業管理、生產經營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制度、黨管干部與市場選聘有效結合的干部人事制度、反腐倡廉制度、企業內部的黨內民主制度。同時,要不斷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對現有制度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清理,及時的修訂、補充以及完善現有制度保持黨的制度建設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時代和企業發展要求。
用科學的方法推動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的工作方法可以事倍功半地推動黨的事業。要致力于探索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國企黨建工作科學方法,并通過這些方法和路徑把黨建工作延伸到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各個層面。在實際工作中,要豐富、完善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如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調查研究的方法、典型示范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等等。還要積極探索和綜合運用現代管理學、組織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現代科學方法。借鑒外國政黨的有益做法,善于從創造性實踐中概括出新思想,找到新辦法。充分利用全媒體手段推動黨建工作創新,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廣輻射的黨建網絡陣地群,不斷提高企業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科學化水平。通過科學的方法正確處理和協調企業內部各種關系,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有力地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