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東

摘要:針對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問題,闡述并分析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1+X”教學模式,并對具體實施作出細致的說明。關鍵詞:計算機基礎;“1+X”教學模式;分級教學方法
1、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社會的技術基礎是計算機、通信和控制技術,而其中最基本的是計算機,特別是由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正在迅速改變人類傳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并成為人們參與一切社會活動的新工具。因此,加強計算機基礎教育,是滿足信息化社會人才需求的基本途徑。計算機基礎教育是一項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教育。在高等院校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公共基礎必修課。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及應用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將來在信息化社會中的競爭力。
目前,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在一年級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兩門課程,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實驗室建設也具備相應的規模。兩門課程的學時安排分別是40學時和56學時(均含上機實驗課時)。在教學內容方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包含Windows基礎、Word應用、Excel電子表格應用、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和網絡技術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包含c語言程序設計(工科專業)和VB程序設計(文科和理科專業)。
然而,隨著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普及,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越來越突顯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學生計算機能力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內蒙古科技大學面向全國招生,而地域的廣闊導致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計算機知識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大學新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的較大差異,即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及應用能力水平差距較大。首先,中學階段對計算機知識掌握較少的學生很難將他們已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大學計算機基礎知識銜接在一起,學習過程和聽課過程都十分吃力。其次,中學階段已經具有基本的計算機知識的學生認為現在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與中學階段的計算機教學內容有相當多的重復部分,容易滋生厭學情緒,導致上課出勤率不高、課堂紀律不好等惡劣現象的發生。因此,采用原有的教學模式使“吃不飽”“吃不好”“吃不了”的現象隨處可見,影響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2)教師教學負擔沉重。
目前,內蒙古科技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授課學生達5000余人,而任課教師不足20人。每位教師平均周學時超過了16學時。面臨如此沉重的教學任務,教師很難充分發揮應有的教學水平,更難顧及教學能力和個人專業水平的提高,嚴重地影響了教學水平的發揮和潛在教學能力的提高,是學校教學工作中的一大隱患。
3)教學資源緊缺,資源利用率不高。
隨著內蒙古科技大學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在現有資源條件下,盡最大可能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提高教學資源的實際利用率也已成為目前的一大問題。
2、基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1+X”教學模式
2.1 教學模式的含義
將模式一詞最先引入教學領域,并加以系統研究的人,當推美國的喬伊斯和韋爾。他們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倍鴮嶋H教學模式并不是一種計劃,因為計劃往往顯得太具體、太具操作性,從而失去了理論色彩。將“模式”一詞引入教學理論中,是想以此來說明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或框架,表現教學過程程序性的策略體系。
因此,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的內部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2 “1+X”教學模式的要素
1)“分層次”教學方法。
“分層次”教學是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探索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根據教學總體目標,將不同的教學對象,按相關影響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學層次,并對不同的教學層次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訓練方法和評測方法,力求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胺謱哟巍苯虒W也叫多層次教學。
2)“菜單式”教學內容。
“菜單式”教學內容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實處。在幫助學生確定自身知識技能掌握水平的前提條件下,由學生在開課范圍內按照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拓展自身能力,提高自身水平。“菜單式”教學內容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地提高了每一個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多樣化”考核方式。
“多樣化”考核方式是“1+X”教學模式中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對于不同層次水平、不同學習內容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盡可能地測試出學生真實的知識技能掌握程度,充分體現計算機學科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特點,保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3、“1+X”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1)學生分級測試。
對學生分層的目的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為了確保分層教學的針對性,在分層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兩種水平,即學生己經達到的水平和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水平,使教學要求指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同時為了保證目標分層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審視學生的學習情況。
大學一年級新生人校后,通過內蒙古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對所有新生進行一次計算機水平能力摸底測試,從而實現動態分層??荚囆问綖樯蠙C考試,滿分100分??荚噧热莅ǎ河嬎銠C基礎知識(計算機發展史,計算機的組成和分類,二進制與十進制的轉換等)、Windows基本操作、Word文字錄入、Word基本操作、Excel基本操作5個項目,每個項目20分。
分級標準是按照非計算機專業教指委的基本要求,結合內蒙古科技大學教學大綱的基本目標和發展目標的教學要求,將參加考試的學生分為A、B兩個層次。A層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經驗,計算機水平較高,并且學有余力,是很有潛力的學生;B層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相對較低,可以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大學計算機入門課程。具體分級標準是總分80分以上,且Windows基本操作、Word基本操作、Excel基本操作3個單項得分不低于12分的學生將被劃分為A班,其余學生將被劃分為B班。
2)教學目標分層次。
學生分層后,我們以“面向全體,兩頭兼顧”為原則,按照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將知識與能力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內蒙古科技大學現在的教學組織形式為班級集中教學,所以教師在針對某一具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符合教學要求的差異目標體系,包括集體目標和具有層次的個人目標。集體目標是教學大綱要求達到的基本目標,全體學生都應當達到。個人目標是在集體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個體原有的知識基礎、興趣、能力等確定。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斷地由現有水平發展到“最近發展區”,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3)教學內容規劃及教材建設。
基于“1+X”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我們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和規劃。改革的‘目的是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和進步,信息素養水平有所提高。“1+X”.教學模式下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知,支撐新教學模式的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可以保證“1+X”教學模式貫穿到整個教學和實驗中。為此,相應的配套教材和實驗教程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而且從某個角度上說,成為決定我們是否真正能實施“1+x”教學模式的關鍵。從2008年開始,我們加大對于新模式對應的創新型教材的研究和規劃。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出版了相關教材并應用于實踐教學。配套教材是我們堅持“1+x”教學模式理念進行實踐的工作積累。
通過這些配套教材的編寫,我們進一步堅定了“l+x”教學模式對教學和實驗的促進作用,對該模式下不同層次教學內容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更加清楚,對一些關鍵的實驗原理和技術的解決方法也有了新認識。
4)考核方法。
在進行分層次教學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體現分層性的原則。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及時評價,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針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評價,包括課前、教學過程中、一節課結束時的評價。課前評價主要根據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準備情況、智力水平、學習興趣和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解;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獲得反饋意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一節課結束后,應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要求。
在學期末認定學生成績時,A班學生采用面向過程的考核方式(學生根據要求提交設計作品,包括平時作業、期中作業和期末作業),B班學生采用機試與大作業結合的考核方式。
4、“1+x”教學模式實施的結果分析
目前,“1+X”教學模式在內蒙古科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環節已經實施了一個學年,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肯定,使一度比較沉悶的計算機基礎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認可程度大大提高,且教學效果良好。
首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根據任課教師點名冊的初步統計,學生的出勤率由過去的90%提高到現在的97%。其次,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從A班和B班的成績分析圖可以看出,兩個班的成績均為正態分布,各分數段成績分配合理,改變了從前的“雙高峰”兩級現象,即90分以上和60分以下人數相對較多,而60~90分之間人數反而較少。最后,學生的信息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拓展。在相關性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了抽樣統計。統計結果表明,教學模式的改革與計算機國家等級考試過級率成正相關,且今年內蒙古科技大學等級考試過級率較去年提高4.7%。
5、結語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探索、改革創新,在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我們深知,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針對目前內蒙古科技大學計算機教學內容多、教學學時少的現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將是我們今后主要關注的焦點。盡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任重道遠,但我們將一如既往,為計算機基礎教育事業盡我們的力量,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