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龔琳 王義軍 王琳
隨著廣大醫學院校的國際化與全球化進程的加劇,留學生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而醫學生物化學的特點是:在基礎醫學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但學生學習的難度較高。留學生的生物化學教育就是把這兩個難題同時擺在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長沙醫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招收留學生已有多年,從最初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三國的學生到現在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剛果、加納、索馬里等九國的留學生;留學生人數也從當初的4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500多人。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們教師面臨的挑戰也在加大。然而是挑戰往往是與機遇并存
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的現狀
語言交流障礙大。目前我校招收的留學生主要是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學生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官方語言雖是英語,然而英語的發音并不標準,語音中往往夾雜著濃重的地方口音與地方詞匯。這是師生之間交流的最大障礙。加之留學生的漢語底子薄。往往學生能聽懂教師的話,而教師聽不懂學生的問題。
學生層次差異明顯。留學生和中國學生雖然在文化背景、教育體制上有諸多的不同,但有一樣是相同的:
學生的知識層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然而可喜的是,我們在進行留學生的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外國學生比中國學生學習更積極,更主動。他們的思維頻率往往是同步,甚至是超越老師的教學速度。從某種程度上減輕了中國教師留學生教學的壓力。
課堂管理困難。外國留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而自我約束力較差。課堂上經常發現他們隨意說小話。
隨意走動的的現象。曾經一次,我在聽留學生的生物化學課時,有個留學生從別處竄到我身旁。用憤憤的口氣對我抱怨:“這個老師上課就像開Party,同學們在下面嘰嘰喳喳的,甚至有不打招呼就出去上廁所的,老師都沒有控制一下,太不像話了。弄的我們都沒辦法集中注意力聽課。”學生反映的情況是事實,但是我們發現,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
學生聽課難的問題。生物化學是我校大二才開放的必修課程。一門基礎課程之所以沒在大一開設其原因是學好生物化學必須有化學課程做鋪墊。生物化學的定義即“生命的化學”。主要研究物質的化學組成,物質代謝及遺傳機理等。而留學生在大一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語言關上,化學知識的學習成效并不理想。所以大二的生物化學學起來磕磕碰碰,舉步維艱。
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改革
針對師生之間語言障礙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我校每年都會對各科骨干教師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教學英語”培訓,內容包括基礎英語口語教學、英語視聽訓練、各國語言風俗、留學生心理特點、課堂教學用語等等一系列課程。從多方面入手,旨在培養我校留學生專業課程的教學人才。
授課當中積極與留學生交流,逐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英語口語。在自己授課過程當中應注意語言表達的規范性、流暢性和精準性。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這就要求教師要比學生更主動。多聽,多說,不要怕說錯而張不開嘴。只有教師自身放得開,才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適應學生的語言習慣。
留學生在讀大一之前應設立漢語等級考試預科班,經過一年的漢語預科學習,通過測試后才能讀大一。如同中國學生去英美國家留學一樣,要先過雅思和托福才能開始正式的專業課程學習。
因材施教是解決學生層次差異化的基礎。留學生層次差異化主要表現在語言表達層次、專業知識層次、以及心理素質層次等方面。學校要通過強化留學生的漢語教學來提高學生漢語表達的能力。例如開設醫學專用漢語課等。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化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留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分清學生差異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將知識、能力和素質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
完善留學生的生物化學課堂管理。課堂是學校最基本的教學單位,它是一種有組織、有領導的師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傳統的中國式課堂教學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壓等辦法以控制學生的問題行為,而結果往往是問題行為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為了建立有利于教與學的積極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采用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方式相結合。
以理服人指的是教師的自身的教學水平要過硬,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產生敬畏之情,不會在課堂上放肆。教師良好的授課往往能夠吸引絕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就沒空干其他的事。
以情動人則是指當教學進入基調清新爽朗時,教師必須以愉悅歡快的心情去引導留學生:當教學轉入基調哀愁悱惻時,教師必須以沉郁凄涼的心情感染留學生:當教學要求嚴密的科學性和清晰的條理性時,教師的心情則應平正、舒快:當教學呼喚思維邏輯嚴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師的心情也必須隨之嚴肅、振奮。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教學手段,傳示給學生,它會像磁石般吸引住學生。另一方面,對留學生處理,更少不了一個“情”字領先,從語意到行為都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在關愛他,使其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管理。
解決生物化學課程學習方法的問題。留學生化學底子薄,我們就需要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當中給他們補上這些基礎化學知識。缺哪補哪,而不是把化學的所有知識點都重復一遍。這樣既不會給生物化學教學增加較大的負擔。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的融會貫通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
要讓留學生們重點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后理解”同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化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既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生物大分子、物質代謝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化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后理解”。
要注重觀察和實驗。生物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化學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做每個實驗之前,要求學生要認真閱讀實驗指導。在做每個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如實記錄,認真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實驗的學習能夠彌補留學生生物化學理論課知識的理解不足,反過來指導理論知識的學習。
新時期留學生生物化學教學的展望。我校經過多年留學生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已經從初期的摸著石頭過河逐步轉變為深化教學改革的先進模式。教師吸堂率提高,留學生成績穩步上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醫學生物化學課程能夠吸引更多的發達國家的留學生們,同時也希望中國的生物化學教學能走到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