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
“頭要常涼,腳要常熱”,意指人的頭部要經常保持涼爽狀態,雙腳則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為手三陽經、足三陽經交會之所,火熱之邪易循經上攻于頭部,出現頭昏頭脹、眩暈等多種病癥。所以,讓頭部相對保持低溫有利于健康(但并非指頭部要經常冒雨受寒)。而俗語說“若要安,腳要暖”,由于人的足部距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路線長,血供緩慢,保暖功能差,易遭寒邪侵襲,所以腳要常熱才能健康。
“頭常涼”要注意頭部不可靠近高溫熱源。唐代名醫孫思邈曾言,寒冷的冬季,不管室內氣溫多低,“頭邊亦不可安火爐”。還要注意,睡覺不可蒙頭。平時要多做耐寒訓練,如每天早晚用冷水洗臉,頭腦冷靜的同時,還有良好的預防感冒作用。
要想“腳常熱”,最好的方法是用熱水燙腳,可以有效驅除寒氣,溫暖全身。早上運動之后熱水洗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振奮精神;夜晚就寢前熱水洗腳可以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平時還可以經常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這是腎經首穴,經常按摩可以有效促進足部保暖、強身健體。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穿保暖性、透氣性好的鞋襪。
編者注:在寒冷季節,應注意頭部保暖,而不是“頭常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