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多
老年人比較關注身體健康,對心態健康一般不在意。可是,健康包括心理和生理兩方面。所以,保持健康,延緩衰老還應該從心理方面著手。以下5種會催人老的心理,希望老年朋友注意規避。
1.抑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抑郁會給人體帶來一系列的惡劣影響,導致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病變,影響人們的健康和長壽。這是因為人長期處于抑郁狀態,體內會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類固醇,兩者不但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還會加速單胺氧化酶的產生(單胺氧化酶會加速衰老進程)。抑郁心理比較頑固,會使人喪失生活興趣,令人麻木、沮喪,極易感到疲乏。這種人還極容易情緒激動,動不動就發火,經常自怨自艾,嚴重者會有自殺的傾向和行為。
2.恐老
衰老是自然規律,疾病的發生也在情理之中。對此過分擔心和恐懼只能加快老化過程。日本醫學博士佐藤富雄指出,無論年紀多大,人體都會分泌一種叫白細胞介素-10的生長激素,能促進代謝,保持年輕。然而,經常說“老啦,腦子不好使了”“我年紀大了”“累死我了”“年輕人做的事,我就不湊熱鬧了”“老骨頭,不中用了”“我還不想死啊”“他比我年輕,比我強很正常”“事到如今,做什么都晚了”“老了后不能動該怎么辦”這9句負面的話會抑制這種激素的分泌,同時分泌加速老化的激素,使人老得更快。也就是說,經常把“年紀大了”等話掛在嘴上,大腦就會信以為真,分泌促老化激素,讓你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態都真的不再年輕。
3.怕孤單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其主要表現是自我評價過低、生存意識消極、常常對他人不滿及報怨。久而久之,有此情況的老人就會加強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強化自我內心的封閉,漸漸地疏遠社會,最終會形成孤單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并將默默地承受孤單帶來的痛苦。此類老人既害怕由于過分期望而出現過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又希望別人關心照顧,于是經常拒絕與他人交往,因此會變得行為乖張、性情孤僻,與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4.依賴
美國一位老年問題研究專家發現,有些人進入老年期易出現依賴心理,這會加速衰老。依賴心理的主要特征是對未來失去信心,把生活和健康的希望寄托于家人、社會,甚至藥物。缺乏安全感,全身機能處于抑制狀態,各臟器功能不斷降低,應急能力下降,行動遲緩,精神呆滯,憂郁自悲。一旦失去依靠,精神支柱倒塌,健康狀況就每況愈下。
5.自卑
自卑的人,大腦皮層長期處于抑制狀態,而絕少有歡樂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轉換,中樞系統處于麻木狀態,體內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相應地得不到充分調動;同時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態,有害的激素隨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從而改變人的生理機能,出現各種病癥,如頭痛、乏力、焦慮、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早生白發、面容憔悴、皮膚多皺、牙齒松動、性功能低下,這就是衰老的征兆。
所以,老年人要學會主動地生活,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生活就會充滿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