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純粹的文學作品里,人們也只喜歡那些輕松的、消遣的、休閑式的作品。至于那些對讀者的閱讀有一定挑戰、思想性較強的文學作品,則幾乎是出版的災難。
——澳大利亞出版家印迪克
傳統出版人仍天真地期望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并存。傳統出版的特征是模擬字符的規模復制和復制權的專業壟斷,紙介質是表象。數字出版的特征是內容的數字化和復制的開放性。數字內容可以包括字符、圖像、影像和音頻,且可多介質呈現。紙書可長期存在,而傳統出版業態注定死亡,因為找不到不可替代的理由。
——鳳凰傳媒暨鳳凰股份董事長陳海燕
在全民閱讀的熱潮里,應當有大量適合全民閱讀的優秀書刊可以推介,有良好的閱讀環境供更多的讀者閱讀與交流,有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成為參與者的賞心樂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廣泛的人群參與。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
我覺得完全無需對讀者負責。審美的小說應用一種審美的心態來閱讀,可是現在的人們都很不耐煩。
——澳大利亞作家卡斯特羅
就我國而言,國民閱讀是一個宏大的概念:“提倡”和“自覺”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提倡”國民閱讀變為“自覺”國民閱讀的實現,這對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國福利會出版社社長顧琳敏
網絡閱讀并不等同于淺閱讀,但網絡閱讀因其在線性、工具性、依他性等方面的特質,容易造成淺閱讀,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移動互聯網時代,誰都離不開網絡,傳統圖書當然也不例外。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孫建江
應該把網絡出版營銷與傳統出版有機地結合起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手段要為傳統圖書的營銷和閱讀推廣服務。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總編輯巴音巴特爾
現在的閱讀形勢對當代作家恐怕都構成了挑戰。在這個時代,讀者要讀完一本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他真得下很大決心才能辦到。
——作家葉辛
在閱讀的世界里,我們都是鄰居,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分享閱讀,我們想借此讀書會,把這樣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在任何地域都可以實現閱讀分享,讓閱讀離我們越來越近,成為我們的左鄰右舍。——《東方歷史評論》執行主編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