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貽謀
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曾出土14種醫書,10種為帛書,4種為竹簡,《十問》就是竹簡中的一本重要的養生專著,全書假托古代帝王、諸侯、官吏、名醫、術士等,互相對問,共同討論了10個有關攝生頤養的問題。
【一問】
黃帝問于天師曰:“萬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長?日月何得而明?”天師曰:“爾察天二情,陰陽為正,萬物失之而不繼,得之而贏。食陰橫陽,稽于神明。”
【解釋】黃帝向天師提問說:“萬物為什么能夠生存和發展?草木為什么能夠生長?日月為什么能夠發光?”天師回答說:“察看天體運行的情況,陰陽平衡乃是正常的規律,萬物如果違背它就無法繼續生存,如果順從它就可贏得生存和發展。人體也是這樣的,若能服食滋陰之品并壯大陽氣,就能到達神明的境界。”
【二問】
黃帝問于大成曰:“民何失而顏色鹿黎,黑而蒼?民何得而腠理靡曼,鮮白有光?”大成答曰:“君欲練色鮮白,則察觀尺蠖。尺蠖之食方,通于陰陽,食蒼則蒼,食黃則黃。唯君所食,以變五色。君必食陰以為常,助以柏實盛良,飲走獸泉英,可以卻老復壯,曼澤有光。”
【解釋】黃帝詢問大成說:“人們缺少什么就會變得面色粗糙、晦暗,甚至變成蒼黑色?人們采取什么得當的措施才能使肌膚美麗、潔白而有光彩?”大成回答說:“你如果想要使皮膚像絲綢那樣潔白細膩,可以觀察尺蠖。它在樹上吃花葉的方法,與陰陽變化相通,吃了青蒼色的就變成青蒼色,吃了黃色的就變成黃色,膚色也是根據你所吃的東西來變換青、赤、黃、白、黑等五種顏色。你必須經常服食滋陰之品,加吃一些柏實,飲走獸泉英,可以推遲衰老而恢復健壯,使容顏煥發而有光彩。”
【養生課堂】
竹簡最為看重的是飲食養生,認為飲食和某些補藥能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用尺蠖吃植物花葉來做比喻,表明吃了有益的飲食,人體就會健康,吃了有害的飲食,人體健康就會受損。那么吃什么滋補品好呢?竹簡中提到柏實和走獸泉英——
柏實又名柏子仁,性平味甘,歸心、腎、大腸經,能養心安神,潤腸通便。常用于血不養心所致的驚厥怔忡、虛煩不眠,可配酸棗仁、五味子、當歸等,以便養心益血安神;若腸燥便秘可配麻子仁、松子仁等,以求潤腸通便;本品還可治療腸風下血以及婦女血虛閉經等癥。
至于“走獸泉英”,可以作出兩種解釋。一種理解為羊奶和牛奶之類。現代研究發現,羊奶可溫潤脾胃、養血益腎,可防治慢性胃炎腸炎,并有良好的美容養顏作用。牛奶所含營養非常全面,更是一種飲用價值極高的滋補保健品。“走獸泉英”另外可以理解為動物陰莖睪丸之類熬的湯,用來服食有特殊的滋補作用。諸如狗鞭、馬鞭、牛鞭之類,大多有補腎強陰和補益性功能的作用。古人認為,養護好性功能,對于延緩衰老和延年益壽,均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今的養生研究亦表明,古人此說的確有一定道理,并非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