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悶熱逼人的三伏天,人們喜愛在空調房內享受清涼,有些人甚至喜歡躺在空調出風口下安然入睡,豈料一覺醒來,口角卻被冷氣吹得歪向一邊。這便是老百姓常說的嘴叫寒風“吹”歪了,俗稱面癱,醫學上稱為特發性面神經麻痹,又叫面神經炎。
冷氣為何會把臉吹癱
面神經這支較細的神經來自人腦的腦干,它到達面部之前,必須穿過幾支動脈間隙以及顴骨部的一條細小的管道。空調吹久了,面神經之所以會出現麻痹,是因為睡眠時全身的肌肉和毛孔疏松開放,體表微循環受到冷風的侵襲,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刺激就會產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組織缺血、水腫、受壓迫,進而引發一側面部癱瘓。
面癱可伴有味覺減退
面癱患者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表情肌出現不對稱癱瘓,面部表情動作完全喪失,眼睛不能完全閉合,前額無皺紋,鼻唇溝變得平坦,嘴角下垂,口唇向健側歪斜;不能做皺眉、閉眼、鼓腮、吹口哨等動作。約2/3的患者可能有味覺減退或喪失,部分患者還有耳后疼痛的病史。
得了面癱,試試中藥
一旦得了面癱,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在治療上,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為主,后期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治則。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中西藥物,并配合理療、針灸、按摩等。
筆者常用搜風祛邪、益氣活血、疏通經絡的中藥,對面癱有較好療效,藥方為:生黃芪50 克,白芍、鉤藤、葛根各20克, 當歸、丹參、桂枝、白芷、白僵蠶、蟬蛻、地龍、仙靈脾各15克,川芎、白附子、全蝎、防風、紅花各10克,蜈蚣2條(放瓦上焙焦后研為細末,分3次隨藥液沖服)。每日1劑,水煎3次,將藥液對勻,早、中晚各服250毫升。
需得提及的是,有些患者求愈心切,同時采用電針、封閉、割治、挑治等多種方法一齊上,結果是進一步加重面部血管神經損傷,引起肌肉疼痛,甚至出現面肌萎縮等,應引以為戒。
大多數面癱患者在最初發作的四五天內,癥狀比較嚴重,一般1~3周開始恢復功能,1~2個月可以逐漸痊愈;有些患者會恢復得慢些,可能要2~8個月,甚至更長,有的可能出現面肌痙攣等合并癥。
編者注:紅蓖麻加冰塊適量,共搗碎敷患處,也可收到一定效果。
夏天也要防面癱
夏天預防面癱,應注意以下幾點——
防寒保暖。夏日使用空調要防寒保暖,不能把空調的溫度調得太低,在睡覺時應蓋毛巾被,面部不可對著空調的冷氣出口吹。特別是體質較差、病后、過勞、酒后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神經痛等慢性疾病者,更要避免冷氣直吹。
注重鍛煉。夏天仍要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跳健身操,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寒風和病毒感染的能力,筑起防范面癱的“圍墻”。
勞逸結合。做到生活規律,保證睡眠質量,避免過度疲勞。
飲食清淡。夏天應少吃辛辣易上火的食品,飯菜宜清淡,常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白開水,有利于人體內環境的潔凈和穩定,無形中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