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晶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O形腿或X形腿時,會想當然地認為是缺鈣所致。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小兒骨科主任醫(yī)師王玉琨解釋,兒童雙腿外觀的發(fā)育有一個自然的生理階段:正常2歲之前的寶寶都是O形腿,2歲以后逐漸變成X形腿,到4~5歲時,X程度往往最明顯,6歲以后X形弧度逐漸減小,7~8歲時雙腿長成和成人一樣的外觀。
“O”、“X”形均為適應兒童生理需要
寶寶在媽媽子宮里時,整個身體呈蜷縮狀,雙腿和雙腳都呈“O”的形狀,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仍舊會保持這種弧度。等到寶寶學會走路、蹲起后,下肢承受的重量會逐漸增加。為了適應生理需求,寶寶下肢就會進行自我調整,逐漸變成X形外觀。隨著寶寶的成長進入青春前期,韌帶的抗拉能力增強,在負重應力的作用下,7~8歲的孩子雙腿基本長成和成人一樣的外觀。
因缺鈣致腿部彎曲,情況并不多見
現在的營養(yǎng)條件基本上都能滿足鈣的正常攝入量,一般情況下不存在因為補鈣量少而致O形或X形腿。
過了半歲以后的孩子,除了牛奶、配方米粉,家長還應適當喂寶寶一些營養(yǎng)豐富的輔食,比如菜汁、肉泥等。此外,曬太陽有利于促進鈣的吸收。一定量的維生素D攝入也可以幫助鈣的吸收,但超量攝入會引起中毒,對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該攝入多少鈣,尤其是該補充多少維生素D,一定要遵醫(yī)囑。
雙腿彎曲不對稱,家長要重視
不管O形還是X形,只要雙側對稱、活動不受限,雙腿力量也都正常,孩子在相應的年齡階段里出現O形腿和X形腿都屬正常的生理發(fā)育現象,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如果雙側外觀明顯不對稱,尤其又伴隨著關節(jié)運動范圍和運動方向的不對稱,家長就要格外注意,應及時就醫(yī)。
判斷孩子雙側下肢是否對稱,可以讓孩子立正站立在矮凳上,雙腳與肩同寬;家長蹲下,視線和孩子膝蓋等高,分別從正前方和正后方進行觀察。對于嬰兒,可使其趴在床上,家長雙手分別握持孩子足部,維持兩腿伸直而達到觀察目的。如果家長有任何懷疑,一定及早帶孩子就醫(yī)。
治療最佳時間是青春期前
排除正常生理原因,雙側不對稱有可能是先天畸形導致,也可能是骨代謝異常所致。如果是先天畸形,治療最佳階段是生長發(fā)育停止之前,也就是青春期前。在孩子還具備生長潛力的年齡階段,實施痛苦較小的微創(chuàng)手術,巧妙利用兒童生長塑形能力,從而達到調控生長、矯治畸形的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腿外觀缺陷程度,使孩子更完美地面對未來生活。
如果下肢外觀異常是由于骨代謝異常所致,就要先到內科治療;待骨代謝達到生理平衡的穩(wěn)定狀態(tài)后,再根據情況考慮外科手術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