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
7月14日凌晨1時許,已成為中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的“嫦娥2”號衛星,與地球間距離突破5000萬千米,再次刷新“中國高度”。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周建亮介紹,目前,“嫦娥2”號衛星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飛行,狀態良好。隨著衛星與地球距離逐漸增大,為確保上下行信號可靠穩定、衛星平臺安全運行,按照工程領導小組和工程總體的統一部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先后對衛星遙測碼速率、測控模式、上行功率等進行了調整,對衛星定向天線控制策略進行了改進,提高了測控跟蹤能力。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計算,預計“嫦娥2”號衛星最遠將飛行到距地球約3億千米處。
4500
7月16日消息,在由設在智利的南雙子望遠鏡拍攝的一張近紅外波段影像中,科學家發現兩個正發生相撞的星系,其周圍散布著大量年輕的星團。這兩個星系距離地球約4500萬光年。這兩個相互交織的星系由于其獨特的延展形狀而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觸須星系。事實上,這些觸須原本都是星系的旋臂——由數百萬顆恒星組成的密集結構。自從大約3億年前這兩個星系開始迎面相撞以來,在引力潮汐作用下,這些旋臂被撕裂打亂。天文學家相信,在未來數十億年內,我們的銀河系也將與鄰近的另外一個大型星系—仙女座星系——相撞,并最終合并為一個巨型星系。
14
7月17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宣布,科學家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一顆新的海王星衛星,從而讓海王星衛星的數量上升為14顆。這顆新發現的衛星目前已經被暫時編號為S/2004N1,估算顯示,其直徑約為19.3千米,這讓它成為目前已知海王星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從地球上觀察,這顆小衛星實在太暗了,其亮度僅有夜晚肉眼可見最暗弱恒星的一億分之一。甚至在198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近距離飛越海王星附近時,也沒有發現它的存在。
1/3
7月20日消息,科學家已經掌握更多證據,可以證明在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區曾經被廣闊的海洋覆蓋。這些最新的證據來自正圍繞火星運行的強大飛船“火星勘測軌道器”拍攝的圖像。根據這些圖像,科學家識別出一個巨大的沖積三角洲。這個三角洲所在的河流最終注入一個面積幾乎覆蓋1/3火星表面的巨型海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地質學助理教授麥克·蘭博表示:“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火星北半球廣闊的低地平原是一片干涸的古代海洋,但是苦于缺乏確鑿的證據?!贝舜蔚难芯拷Y果盡管距離給出直接的證據仍然有些距離,但它的確進一步支持了這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