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忽來忽去的小情緒,組成了我們無法躲避的生活:瑣碎,但必須面對。這一次,我們與情緒親密接觸,把每一份負面情緒都看成是美好的生命禮物。在孕期,我們依然能夠打開心靈,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的不完美,依然能夠完整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感受生活的美好與豐贍。
1個觀點,讓我們迅速減壓——
將分娩視為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
1個接納,讓我們身心放松——
接納有焦慮、有情緒是正常的
1個溝通:讓我們獲得有效支持 ——
與醫生的溝通中,理解與被理解是相互的
1個練習,找到做媽媽的感覺——
親子聯結,迅速幫你定位母親角色
孕期情緒小調查
沒錯,在孕期,情緒問題一直是媽媽們關注的焦點,并且一直困擾媽媽們。我們的情緒都有哪些?哪些事情容易引發我們的情緒?我們都如何處理我們的情緒?我們希望獲得哪些支持?先看看我們的調查吧。
擁有一個美好的孕期,你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工作上的 18%
家人的 70%
朋友的 8%
其他 4%(提到了“醫生、論壇、讀書會”)
你在遇到情緒問題的時候會如何處理?
找朋友傾訴、跟老公傾訴 50%
找相關的機構或者媽媽團體傾訴、上相關的網站
論壇或者QQ群 40%
找專業人士幫忙、自己解決等 10%
你遇到什么情況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問題?
與胎兒的健康發育相關的問題60%
與自己有關的問題 45%
夫妻關系中的問題40%
自己的健康問題 10%
其他 婆媳關系5%
知道負面情緒對寶寶不好,你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會控制 46%
有時候會控制 25%
想控制,但做不到 28%
其他 1%
過來媽媽們分享的這些孕期故事,希望能夠支持到更多媽媽。聽,一個個帶著體溫的故事娓娓道來,接受這份正能量,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美好孕時代
為了寶寶
相信生命相信愛
一個新生命正在腹中誕生并孕育。調查中有70%的媽媽表示,新生命的各種未知會引起她們的焦慮和擔心,有20%的媽媽表示這種擔心發生的頻率很高。確實,我們看不到它,聽不到它,對于這個未知的生命,各種擔心、焦慮紛至沓來。有的媽媽選擇相信寶寶,放下擔心;有的媽媽選擇相信醫生,相信身體的感受;有的媽媽選擇了解并相信更多正面的信息來緩解焦慮……相信生命,相信愛,面對問題你一定有更好的選擇!
蘭昕:相信寶寶,放下擔心
每次去孕檢,我都會把心中積攢的問題問個遍。一次,出了診室,我還有一個問題沒問。于是,拿了化驗單之后,我又回去找醫生。醫生看著我說:“其實,你真的不用這么擔心。”醫生的話對我的觸動很大。于是,我開始去梳理“我在擔心什么”:是只擔心某件事,還是所有的擔心都指向了一個方向?比如說,我是懷疑自己的能力,擔心自己不能順利把孩子生下來,還是擔心醫院會有處理不當的事情發生,讓我和孩子有危險?我是不信任自己還是不信任外界?
當看到了擔心的背后無非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或對別人的不信任時,我忽然釋然了。我可以先給自己一些基本的信任,如我已經好好地懷了一個孩子,產檢一切都正常,我的身體沒有任何的不舒服,這些能讓我先安定下來。我還可以憑我的經驗、我的學習或向專業人士求助去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我能做到的,接下來,就盡人事聽天命好了。
智慧提醒:擔心是送給寶寶最壞的禮物
有一句話說的很有意思:“擔心是你能送給寶寶的最壞的禮物。”其實,很多不必要
既無助于解決問題,又會使孕媽媽的焦慮指數不斷上升。所以,就像這位媽媽一樣,澄清
自己也好,用別的方法尋求幫助支持也好,無論如何,放下擔心吧。
小菁:相信正面信息,減少恐懼擴散
剛懷孕時,親友紛紛講述她們的分娩經歷:有的B超估重不準,試產不行,還是剖宮產;有的由于破水早,緊急剖等等。這些狀況讓我心里很害怕,便決定不聽故事了。上網查查信息吧。結果發現,網上的很多信息也都是負面的,既沒有根據,也沒有對策,只是在宣泄恐懼的情緒。我很快意識到這是恐懼在擴散。所以,決定不再上網看負面的消息和故事了,而是買書刊來看,并報名上了孕婦學校。從書刊和孕婦學校中我了解到了孕期和分娩的基本常識,原來很多我認為嚴重的問題都有方法解決,我的焦慮和恐懼少多了。
智慧提醒:有準備的分娩能緩解焦慮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焦慮感的產生往往不是由于生活事件本身的情況怎樣,而是人們認為它們是“不可控”和“不可預見”的。妊娠及分娩是一個重大的應激性事件,絕大多數孕媽媽都是第一次經歷,具有不可控和不可預見性,因此容易引起較大的心理反應,尤其是焦慮、恐懼、擔心等不良心理反應。如果孕產婦學習一些關于妊娠及胎兒宮內發育、分娩過程的知識,做到“有備分娩”,這對減輕孕媽媽的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文郁:相信醫生,為自己負責
孕30周孕檢,我做完B超,結果出來后醫生告訴我:“你的羊水偏少,但是現在情況還好,不是很嚴重,回去要大量地喝水。”開始,我心里也犯嘀咕,但后來我從兩個方面考慮了一下:我的醫生是婦產醫院很權威的主任醫生,她告訴我情況還好,不是很嚴重;二是我感覺寶寶每天胎動很正常。于是,我選擇相信醫生,相信我自己的感覺。我按照大夫的要求做了之后,復查時羊水居然漲上去了。
智慧提醒: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最重要
一個好的醫生,會給孕媽媽很大的支持。ICEA前會長,美國認證注冊護士RNC,護理管理藝術大師MA,美國自1938年以來富蘭克林總統建立的母嬰護理最權威獎項March of Dimes的2010年度獲獎人珍妮特·施瓦茨(Jeanette Schwartz)在一次講座中說過,醫護人員給孕媽媽盡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不僅可以讓孕媽媽有知情權,也可以便于她做出那時她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不過孕媽媽有時也需要結合醫護人員所給的信息,最終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一般來說,醫生會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告訴病人,包括小概率事件的最壞結果。這是為了讓病人有知情權。好的醫生會有相對確定的判斷,積極正向的建議,但醫生只是一個支持者、建議者,不是決定者。
為了媽媽我若安好便是晴天
孕育新生命,媽媽便是寶寶最大的環境。把自己安頓好了,照顧好了,就是對寶寶最好的照顧,正如媽媽們分享的那樣,懷孕了,我依然那樣真實而完整,我依然要活得精彩。
安娜:允許生氣,做真實完整的自己
人人都知道生氣對孩子不好,可是,懷孕之后,孕媽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們還是會碰到讓人生氣的時候,忍著只會引發更大的爆發。我認為,懷孕時候的我依然是一個真實的人。雖然提倡懷孕時盡量心情愉悅,少生氣,可問題是,事來了,生氣了,我該怎么對待?
事件追溯:被老公指責晚睡
懷孕之后接送老大的任務落在了老公頭上。一天晚上我和他都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他就很不愿意起來送孩子,并指責我說:“你看你,懷孕了還不早點睡。”我心里特別憤怒,但是當著孩子面什么都沒有說,只掉眼淚。他給孩子穿衣,帶孩子出門,走之前看到我,就過來問:“哎呀!你又怎么了?”我能聽出他語氣中的不耐煩。我告訴他:“現在我在處理自己的情緒,沒關系,我一個人就行。”他口氣軟下來,說:“那你先別哭了,我送孩子去。”
觀點: 情緒是我自己的
雖然我感到很委屈、很生氣。但那時,我很清晰地知道,情緒是我自己的,我需要自己處
理。我愿意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想牽扯他,也不想抱怨他。
覺察:情緒是需要釋放的
一開始我還糾結要不要哭,糾結這樣哭是不是對孩子不好,對胎兒不好呢?后來我想,哭可能不好,但憋著可能更不好。現在我需要哭,哭了才是我最舒服的。等老公走了之后,我很徹底地讓自己的情緒釋放了。我邊哭邊清理情緒:剛才我很委屈、很想哭。但哭出來之后,我心里還在罵他,我都挺著個大肚子,根本不想再逞強去送孩子,我想讓老公自己承擔送孩子的任務,我需要他主動向我表示關心。原來,我需要的是被關心。
行動: 看到選擇
情緒來的時候,往往是我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如果期待別人來滿足我的需要,一定會有失望的時候。而我可以選擇自己滿足我自己,看到我的需求,然后放下它。我也可以選擇滿足它,比如我可以打電話給我的媽媽支持小組成員,她們會馬上給我支持和擁抱。我也可以把我的需求不帶情緒地一致性表達給我老公。我知道我有很多選擇。
智慧提醒:身體的感受會喚醒我:
“停下來,我有情緒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有沒有被照顧好,或者是否有負面情緒?我們經常不去面對情緒,而越逃避越會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跟隨身體的反應,看看我的身體有什么感覺。感受情緒從身體開始。清理情緒的整個過程身體都是有感覺的。生氣時,我們會覺得胸口就會堵一團東西,有人會覺得有點悶,有人會覺得像要爆炸。在不斷清理情緒的過程中,慢慢地,堵塞的地方開始松動下來,一點點放松。等哭完之后,心里會覺得舒服了,輕松了,也有力量了。情緒走了,慢慢地又涌上了一股東西,愛就流動起來了。那時,心里有一種踏實的感覺。
更多分享 懷孕了,仍然要活得精彩
我覺得沒有必要只是為了養胎而待在家里,除了產檢,我每天都去上班。我覺得,關鍵不在于我有沒有工作,而在于我有自己要做的事,我把時間安排得很充實,讓我自己有收獲、有價值。孕育生命是一件喜悅的事情,但首先我讓自己的生命活得精彩。(分享人:漠南)
重新選擇,讓工作更高效
懷孕了,我的工作并沒有突然就減少,但是我會思考,到底什么最重要?我會挑選重要和緊急的事情放在前面,并把這些重要和緊急的事情完成。我會把平時可能會浪費的時間或者不重要的瑣碎的事情往后放。也就是說,懷孕讓我學會重新選擇并安排自己的生活。(分享人:淑華)
照顧好自己也是方便他人
我認為,照顧好我自己,其實也是對別人很好的照顧。懷孕之后,我會比較有意識地早早上床,讓自己把覺睡足了。這件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其他的事再重要也往后放。我會在工作中有意識地衡量自己的現狀和能力,確保足夠的休息,并篤定地依照這個原則去選擇承擔自己能夠承受的任務和工作。(分享人:雨桐)
積極需求支持和幫助
我一直是一個好強不服輸的人,很少去找別人幫忙,總覺得那是無能的表現。現在我懷孕了,我忽然發現,其實,別人也許正準備好了為你提供幫助呢。我在學會求助的同時,發現了周圍人的善意。我會量力而行,不再逞強。比如,以前我趕通宵能夠出來方案,現在我不能熬夜了,我會盡量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或者盡量把做方案的時間提前,爭取最多的支持。我還會去考慮什么結果是我想要的,這件事我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一件一件事情去聚焦,再看我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去尋求支持,并找到足夠給我支持的人。(分享人:趙爽)
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滋養自己
我懷孕的時候,一般每天我都會聽一會兒古典音樂,周末的時候就再多聽一會兒,讓自己很舒服地待著。我每天都會去散步,在大自然里面感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如果有時間,我會去游一會兒泳,在水中放松身心。這些特別滋養身心的事情,讓我的孕期充滿正能量。(分享人: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