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打電話和曹安之約采訪的事,鈴聲戛然而止,一句熱情的“Hello”傳至耳邊,接電話的正是曹安之本人。“沒問題!”“隨時可以采訪。”簡單幾句交流,結合前期對她的了解,我越發確定這是個朝氣蓬勃、才華橫溢而又充滿愛心的女孩兒。
少年作家
曹安之是個出了名的小才女。從初中開始,她在各類報刊、網站發表小說、散文等作品約35萬字。在原創文學網站“榕樹下”,她的作品點擊率頗高。長篇小說《死亡學院》《夜影歸來》,散文《我在美國上女校》曾在報刊上連載,吸引了一大批老少讀者,其中《夜影歸來》已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曹安之的家中隨處可見書,客廳、房間、陽臺……書房的書架上更是摞滿了各類書籍。她笑著介紹:“這些書是我們全家人的共同財產,我們會互相交流,分享好書。”從小到大,曹安之的最大愛好便是閱讀,閑暇時總是書不離手。她偏愛讀科幻、玄幻、修真類的書籍,因而她自己的大部分作品也充滿了天馬行空的奇思幻想。
曹安之記得,6歲時她看到媽媽總是津津有味地讀著一本書,就纏著媽媽給講書中的故事。當時,曹媽媽看的是《笑傲江湖》,她拗不過女兒,便讀給女兒聽。小安之每次都聽得全神貫注,聽完總會好奇地追問:“接下來呢?然后呢?”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發展、人物的命運。每天等待媽媽下班的日子漫長而難熬,小小的她索性自己拿起了書本,查字典、標讀音,連蒙帶猜,硬是把厚厚的一本《笑傲江湖》看完了。這是曹安之最早的閱讀體驗,她永遠記得那種滿足、驕傲與興奮,仿佛開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中學時,曹安之完成了長篇魔幻小說《夜影歸來》。近10萬字的內容是她利用午睡、晚自習的時間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同學們爭相傳閱。后來,老師也看到了曹安之寫的小說,還告知了她的家長。曹安之的父母驚訝極了,女兒竟然寫出來那么多字的作品。開明的他們不僅沒有批評女兒耽誤學習,反倒夸她寫得不錯,并鼓勵她繼續寫下去。
相比父母的震驚,曹安之弟弟的反應出奇的平靜。原來,姐姐小說中的很多情節都是在給弟弟講故事時想出來的,弟弟可以說是她作品的第一個讀者!如今,曹安之在動筆創作前還是習慣先把故事講給弟弟聽,如果弟弟的評價不高,她就會再思考完善或者索性棄之不用。
15歲時,曹安之只身一人遠赴美國馬里蘭州布林莫爾女子高中上學,她是這所高中從中國大陸錄取的第一名學生。在美國的五年時間里,全英文的生活、學習環境沒有影響曹安之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她還在寫著,有時半夜有靈感,她也會毫不猶豫地爬起身記下。
寫作,已然成為曹安之與家人、與朋友、與這個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愛心天使
2012年6月,曹安之入圍首屆“當代最感人的中華十大信義故事(人物)” 20位候選人名單;2012年1月“中國好人榜”揭曉,曹安之獲評“助人為樂好人”,被譽為“愛心天使”;2011年4月,曹安之入選了“江蘇好青年百人榜”,成為入選的百名好青年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曹安之已經記不清她是什么時候開始和公益緊密相連的,但她堅持小時候用父母的錢捐款不能算自己的公益行為。這個獨立的女孩兒,在海門市東洲中學讀書時,便賣出自己的書畫獲獎作品,并將所得資金全部捐出;2010年,她把自己發表的29篇散文、小說的3000元稿費和8000元畫作義賣款全部捐出,幫助貧困失學兒童重新獲得學習機會;2011年,曹安之在網上了解到300元就能解決青海省倒淌河鎮民族寄宿制小學一名孩子全年所有的費用,她立刻通過河北廊坊的“愛心媽媽團”志愿者隊伍,把積攢下來的2100元稿費轉交到了7名孩子手中……
2010年1月,海地發生地震。當時在美國上學的曹安之,從電視上看到海地的狀況時非常難過,一心想要做些什么。她想到了在校園里義賣餃子的點子,這個主意得到了同學們的支持。她耐心地教同學們包餃子、煮餃子,并和同學們一起在學校體育館前擺攤位義賣餃子。后來,曹安之將賣餃子所得收入全部捐給了支援海地的慈善組織。
每年回國過暑假,曹安之也沒有閑著。2011年6月到8月,她加入南通市“江海志愿者”這一愛心組織的行列,參加了許多志愿服務活動。在“2011中國南通江海英才創業周”活動中,曹安之擔負翻譯海外來賓資料和會務接待的重任,她認真優質的服務給眾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公務員面試考場,她應選擔任記分員,經過培訓,她出色地完成計分任務;在南通啤酒節晚會上,她又成為主持人;2012年暑假,曹安之一回國便將南通文聯獎勵給青年作家的獎金捐給了“宋英基金會”,希望用于支持貧困孩子讀書……
熱心公益,曹安之得到很多的褒揚,她卻總是輕描淡寫地回應:“這真的沒什么。和那些貧困孩子相比,我覺得自己能夠讀書,能夠有機會去國外讀書真的已經非常幸運,我只是盡己所能地為他人多做些事情。”
未來,曹安之希望當一名CEO,成為像比爾·蓋茨那樣的“慈善家”。祝愿她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