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smong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滿足了我們生命所需的各類營養,然而,如果長期飲食不當,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現代都市人越來越重視養生,于是有機蔬果成了桌上餐,背包里更裝滿了各式的營養藥片。然而想要真正均衡營養,吃得健康,單靠這些并不足夠。我們總說要吃得營養,吃得豐富。其實豐富不一定是大魚大肉,更不是油多,而是蔬菜的種類多、顏色多、加工的方法多,愿意吃肉的有肉的,愿意吃辣的有辣的,愿意吃蒸的有蒸的,愿意吃炒的有炒的,愿意吃涼拌的有涼拌的。
吃出健康,認識和習慣很重要。因此,弄懂“吃什么”與“怎么吃”才是少生病、更健康的保證。然而,面對電視臺和書本里時常傳播的很多營養知識,人們都只是懂得了理論,卻并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如果把健康飲食的方法細化到了可以操作,那么吃出營養和口福,就將是簡單易行的事情了。
不用理論說話,不用數據說話,不告訴你什么不能吃,解放軍三零九醫院原營養科主任張曄,用30多年臨床實踐,并總結自己的生活餐飲經歷,將可實現的吃喝方法,集結成書,絕對保證讓你吃出健康,吃出幸福。
改善晚餐的原則
1 如果你只做一個菜,你隨便做,只要大家愛吃就好。
2 如果有兩個菜,一定要有一個帶顏色的葉菜。比如說我有一個尖椒肉絲了,另一個菜可以做菠菜、油菜之類的。
3 如果有兩個肉菜,一定要有一個肉菜是蒸的,或者煮的、汆的、醬的,不要兩個肉菜都是炒的,這主要是控制油脂的攝入量。
4 如果有兩個以上的菜,一定要有兩種以上的加工方法。比如我今晚要做四道菜,首先要有個肉菜,可以做個雞塊蒸香菇,這是蒸的;再蒸個茄子,這樣蒸雞塊時可以一塊兒蒸,一鍋出來兩個菜,很省事,油脂也少;再炒個魚香肉絲,既解饞又下飯;再做個堅果拌菠菜,或者生拌其他青菜。這四個菜,只有一個炒的,用油很少,味道不錯,顏色搭配得當,一桌子紅紅綠綠的都有了,還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