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敏
摘 要:對科技統計的工作現狀進行了歸納,關于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技統計質量提出了針對性建議,提出如何充分發揮高校科技統計的作用促進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科技統計 統計質量 統計指標 科研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217-02
科技統計是對科學研究工作及各項科技活動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從而取得數量上的、總體的和具體的認識的一種活動。高校科技統計工作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基礎。高校科技統計工作為高校制定科技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對學校各項科技統計數據和詳細的分析結果進行比較,有利于對學校現有的科技發展狀況做出準確深入的了解,制訂出合理的科技發展政策。通過對高校科技統計信息的分析,管理層也可以較為全面的掌握高校科技工作的發展狀況,調整管理手段和方法,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對高校科技工作做出科學化的指導。高校科技統計是評價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尺度。科技統計則是把科研人員、科研經費、科技機構、科研成果以及成果轉化等各個方面都進行量化,主管部門乃至科研管理部門可以依據科技統計中各個方面的數據和預定的目標任務進行比對,對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做出客觀的評價。對科技統計反映出來的優勢繼續發揚,對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努力提高科研工作以及科研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1 普通高等學校科技統計的工作現狀分析
高校科技統計目前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全國高等學校科技統計年報表進行統計,該統計分為理工農醫和人文社科兩大類。統計工作面廣量大,涉及科技、財務、人事等部門。目前許多高校的科技統計工作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科研處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統計要求,召開各有關單位會議,布置同級任務;各單位按照統計要求指定專人進行數據的采集、歸類。由科技處匯總、審核上交主管部門。
學校科技統計調查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結構以及他們在科技活動中資源配置情況、高科技活動人力的數量、資金來源、支出情況;科技過程統計:科技活動機構、課題、學術交流以及在不同科技活動中的分布情況;科技活動產出統計:成果、專利、論文和專著、技術成果轉化;科技活動產出的情況。科技統計年報表中的科技活動人力資源情況表,反映所有從事科技活動人員的職稱、年齡、性別、學歷等方面的狀況,通過分析本校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力資源狀況,找出科技人力資源配置中出現的問題與缺點,解決這些問題可為推進高校內部科技人才管理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供數據服務。科技活動經費情況表、科技活動機構情況表、科技項目情況表反映當年科技活動的投入情況、所屬科研機構的科技活動狀況、全校科技項目的情況。通過分析可以客觀了解科研項目研究經費投入與支出是否合理,參與課題研究人員結構是否合理,為學校領導科技決策提供數據服務和信息反饋。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情況表、科技成果情況表、出版科技專著情況表和科技成果獎勵情況表能客觀反映高校科技成果的產出狀況,為高校評估科技成果產出成本、效率和水平提供可靠依據。
2 如何提高科技統計質量
高校科技統計主要是以年報表為主,是學校科技工作全面量化。年報表的準確性和質量存在如下問題:(1)準確性低、時效性弱、信息收集渠道相對分散,對于統計數據的信息以及決策急需統計的信息造成堆積與缺失現象,多個信息孤島與多條統計信息收集渠道并行同時存在。(2)高校統計人員的分配大部分是臨時抽調的,致使統計人員對業務不熟悉,對統計表的表示、指示和口徑缺少專業的理解,在數據的采集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誤差,填報報表也比較隨意,出現了許多常識性錯誤。同時,統計人員更換頻繁,隊伍不穩定,影響高校科技統計工作質量與統計年報的連續性。
2.1 從科技統計的多元性和隱匿性提高統計質量
高校科技活動人員的統計,科研活動涉及到學校的科技、人事、財務、教學、外事等各方面,行政人員參與研究的情況十分普遍,財務處是負責管理科研經費的業務部門,外事處則與境外學術交流活動密切相關,將這些部門中的哪些人員納人統計范圍一直是難題。
科技活動的科技投入和科技產出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雖然科學研究的終極目標是要不斷地推出科研創新成果,但是,無論是表現為知識形態,還是技術性成果的科技活動,其作用往往要滯后科技活動一個時期。因此,科技產出的作用和價值都比較隱匿,往往要很長一段時間后才能夠表現出來。科技活動產出的隱匿性使得科技統計無法形成成熟的方法和指標體系。
2.2 從科技統計指標的模糊性出發提高數據準確性
對統計總體內部的結構特征,我們采用分組的方式方法進行統計。現代科技活動的基本特征是科技知識的綜合化、科學研究的集約化。學校科技統計對總體按某種特征進行分組的難度逐漸加大。在理論上能夠準確的闡述科技活動的各種分類,但在實際操作中,統計不同種類的活動中不容易找到準確可分的界限,如,天津市教育規劃辦課題研究與發展活動中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活動分組,就不存在明確可分的界限,科技統計分組具有模糊性。
2.3 從科研管理角度如何提高統計質量
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人財物三方面的支持,高校科技統計工作同樣如此。對科研管理者來說,要想做好科技統計工作也必須從這三方面著手:首先,高校科技統計工作是一項涉及多部門的綜合性工作,科研管理工作者就要做好多部門的組織協調工作,各部門全力協作高效完成統計任務。同時科技統計工作要大量的基層科研管理人員協作高校科研處統計管理者共同完成,所以作為組織者要保證組織一支穩定的、能勝任統計工作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其次,為了做好部門協調和不斷提高統計隊伍的水平,科研管理部門每年要給予組織者一定的財力支持,保證各部門及時溝通以及用于基層統計隊伍參加教育部每年一度的科技統計工作會議費用,以便及時把握統計報表中各項指標的意義和變化等,做到及時準確。最后,作為統計工作組織者要保證統計人員具有寬松的工作環境,不僅指領導的人文支持,還應該包括保證統計工作人員硬件配套,保證統計工作高質完成。
3 做好科技統計分析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3.1 科學決策提高服務能力
科技統計具有時效性與準確性,是各校領導正確制定科技政策、院校發展規劃強有利的科學依據。學校運用科技統計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能夠準確即時的對學校科技發展情況有所掌握,方便制定出適宜的科技發展政策,有利于科研管理人員認清學校的發展方向,把握學校工作重點,為學校科研發展作出即時有效的服務。
3.2 統計公開找準服務對象
對學校各單位和個人即時公布科技統計結果,并對各項統計指標進行量化的分析比對,讓各單位和個人清楚自己的整體實力,最主要的是找到自己與其他單位與個人的差距,充分發揮科研管理者政策引導作用,這樣既可充分激發單位與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即時彌補差距,又可使得學校的科研水平不知不覺中獲得進步。同時,作為科研管理者,可以明確自己工作服務的重點,充分發揮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督促作用,加強對個體的督促引導促進學校整體科研水平的提高。
3.3 數據分析開拓科研人員的發展思路
即時與各單位和個人一起解讀科技統計分析結果,包括學科發展重點、政府主要扶持方向、項目申報渠道、科研成果轉化等,以便各單位與個人根據自身特點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拓寬申報途徑項目多元發展,提高成果利用轉化縮短產業化進程,即時回饋社會。
參考文獻
[1] Zhiwei Ma,Youjun Li,Jun Tie.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1.
[2] 劉娟娟.科技統計中的點、線、面、體—— 解讀科技統計指標,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11(3):215-218.
[3] 曾令強.提高普通高校科技統計質量的對策研究[J].廣東科技,2010,19(10):82-83.
[4] 宋廣林,李文華,王曉君.高校科技統計工作探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9(2):167-169.
[5] 張敏.科技統計與高校科研管理[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19(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