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婷
推薦人:襄樊當地農民
推薦時間:5月到6月,櫻桃熟時
推薦路線:武漢——薤山——南河,適合春夏避暑,逛山不累,玩水吃果的一條線,
往襄樊方向開,從竹葉山附近上岱黃高速轉漢十高速,到石花鎮,兩條岔路,一條往薤山,一條往南河。怕岔路多,建議用GPS導航。
這座山,這條河,緊挨著,在襄樊,可以一起玩。
我是九年前去的,五月份,記得當地家家戶戶門口土櫻桃樹結滿果實,用簸箕一裝一大堆。
因為是和同事春游,那薤山沒怎么好好玩,光顧打鬧說笑去了,只記得它確實涼快,而且這個名字真難寫,念“嗨山”,因滿山盛產薤白即野韭菜而得名。
回來一查,后悔了。原來這山厲害著,20世紀初期,很多北歐挪威籍傳教士,不堪忍受湖北夏季的高溫炎熱,發現了這個清涼的山,夏季平均氣溫僅有22度。
接著,英、加拿大、德、荷蘭、葡萄牙等國在華部分教會投資, 挑選在湖北、河南、陜西傳教的牧師監工,結合薤山地理環境,在山上建造了50余幢帶有中西合璧建筑風格的別墅,及兩座教堂、兩個游泳池,一個網球場。
于是,這座山在清末就被稱為“中國南避暑山莊”。
后來,抗日戰爭時期,李宗仁也曾來薤山避暑。 在《李宗仁回憶錄》里寫著“至薤山腳下乘滑竿上山,行才半途已覺清風徐來,暑氣全消……山上林蔭片片,泉水潺潺,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我這才嘗到所謂避暑的樂趣。”
如今,保存完好的老別墅,只有10多幢了,“朗寧別墅”、“博登別墅”“沙麻別墅”、“布朗別墅”、“懷特別墅”……被參天大樹包裹著,聽說有些還接待游客住宿。在山上小住兩日, 細細轉轉,比當景點參觀有趣味。
下山沒多久,就有一個碼頭,是南河乘船的起點。
碼頭上很多農民,把家里樹上結的土櫻桃,塑料袋子裝著賣,一袋子4元錢。土櫻桃沒有車厘子那么大粒,秀氣小顆,皮薄,紅艷艷,甜中帶酸。
五月艷陽,熱得淌汗的我們,船開出沒多久就覺得清涼。因為南河不寬,被兩岸翠綠山峰夾在中間,所以叫“小三峽”。河水清澈碧綠,水平無鏡,偶爾有鳥尖叫著劃過水面,叼起一條小魚。
坐船艙沒意思,我們一幫女孩脫掉鞋襪,卷起褲腿,坐在船弦上,把半截小腿都伸出船欄桿,沒入涼涼的河水,好舒服啊!一邊吃酸甜的櫻桃,一邊用腳丫激起水花,在山谷里大聲聊天唱歌。
船家介紹沿途有啥山洞,啥農家博物館等等景點,我們都興趣不大,就獨愛這條碧綠安靜的小河,愿意呆在船上和它多玩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