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維
現在的小孩,將來會面對比我們開闊得多的社會,他們將會在更多層次上與更多的人接觸、交流。那么,教養就是一個展示他們能力的利器。
一個有教養的人,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現出良好的個性,處處受到歡迎。受過教育只是在技術層面讓孩子有了知識,而教養則是一種內在的品德涵養。
有個小細節,進電梯不要靠著。很多人都有個壞習慣,一進電梯就靠著。有樹就靠著,有墻就靠著,沒有東西靠就蹲著,這其實是沒有自信心的動作。
查爾斯王子去拜訪加拿大的一個女省長,女省長要先上樓,這是國際禮節,她上樓時剛好有只高跟鞋掉了,查爾斯王子馬上彎腰去撿那只高跟鞋。這就是他的教養和習慣,自然而然的動作,這也是一種禮貌。
朱熹在《蒙童須知》中說:“夫童蒙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孩子只有從小在家庭中做到“于灑掃進退之間,持守堅定,涵養純熟”,長大以后,才能通達事務、有所作為。明代屠羲時所撰的《童子禮》則把修身養性的微言大義,化作可操作性較強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行為,盥櫛、整服、叉手、肅揖、拜起、跪、立、坐、行、出入、邂逅、朔望、晨昏等二十三目,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的所有大事小事。可見,塑造有教養的孩子是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開始的。
用餐時,應該保持地面、桌面的清潔衛生。父母應該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吃飯的時候,前面擺一個碟子,用來放魚骨頭和肉骨頭。另外,不要對著碟子吐骨頭,而是把骨頭夾到碟子里,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注意到。
也許你會說這是小事,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小事,什么事情放大了都是大事。
我在威尼斯待過一段時間,在這個歐洲水城上,最受歡迎的便是貢多拉船夫。他們有著標準的制服、統一的站位。貢多拉船是狹長的不對稱的船,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是貢多拉船從來不跟別的船相撞,也不會撞上橋墩。
類似于貢多拉船夫的還有西班牙斗牛士。斗牛士穿著華麗的服裝,有著優雅的姿勢。因此,斗牛士被稱為“生死邊緣上的優雅貴族”。
不管是貢多拉船夫還是斗牛士,他們的禮儀規范都是從家庭中一代人一代人傳下來的,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現專門的學校和訓練機構加以輔助。
我們的父母總是把小孩推到學校,自己落得輕松,只想驗收成果。成果不好、教養不好,便怪到了學校和老師頭上。殊不知,教養好壞的決定因素在自己身上,在家庭身上。教養是幾代人共同的事情,要想培養出教養好的有貴族風范的子女,就要給他們一個“教養好”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