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隱藏著小小的“!”,只是我們總是粗心地對它們視而不見。就算真的注意到了,它們也會被我們無意識地遺忘。但正是因為這些小小的“!”時刻,我們的生活才變得豐富多彩。我的工作就是收集、整理這些“!”,以我的方式讓它們變得容易理解。當人們看到Nendo的設計,并隨之發出驚嘆之聲,這是我最喜歡看到的時刻。
—— Nendo
Nendo是佐藤大的設計事務所。因為出道之初就一直以Nendo作為個人代號,哪怕現在Nendo已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設計團隊,世界各大媒體還是習慣稱佐藤大本人為Nendo。
與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設計師不同,生于1977年的佐藤大不需再背負解答“什么才是日本風格”的使命。生長于加拿大的經歷,讓佐藤大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成長,也讓他在承襲日本式的嚴謹和禪意的同時,多了一些北美文化中的率性和幽默。
如今,Nendo的業務遍布全球,從大眾化產品到限量版設計一應俱全。但從那些經典之作中我們也看到,Nendo熱衷于傳統的戲碼,用妙趣橫生的設計為傳統工藝開拓著一條新的出路。比如與日本傳統陶瓷企業合作設計的穿戴整齊的一家人,用紙做的“漆器”,應臺灣Han Gallery之邀用不銹鋼編織的桌椅……
如何才能讓傳統工藝得以延續?或許換個思維想想,面對已存在的工藝,我們需要的并非“保存”,而是“突變”。Nendo創作的竹鋼凳,就示范了一次令眾人驚嘆的工藝突變。材質、形式與技藝是竹編工藝的三個面向,他選擇保留技藝,將材質換為不銹鋼。
事實上,當Nendo的設計概念確定后,與他長期合作的日本工廠便拒絕為此設計制作樣本,后來由Han Gallery在臺灣尋找師傅嘗試制作,多次挑戰后才找出可行的制作模式。整張桌子從桌腳的三根鋼管開始,切割延伸出12只等寬鋼片,運用傳統竹籃的六角編織技藝,自桌腳延伸編織為桌面,每一次的編織需要兩人協力,一位費勁編織堅硬的鋼片,另一位則立即焊接編織處,避免鋼片滑動。
在Nendo的重新定義下,現代化的冰冷金屬,借由傳統技藝傳達出細膩的手感和工藝深度,造就了時代交織下的全新產物。這正是我們期待的,傳統工藝的當代突變。從文化保存的角度,傳統工藝需要被保存,但我們更需要變種,讓傳統技藝在當代找到新出路、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