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米,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曾是一家雜志社的美術編輯,懷孕后逃離了高壓力的工作,創建了家庭工作室。畢業不久,就買了這套93平方米的二手房,沒有拆墻、沒有打窗,整套房屋重新裝修的只有廚房和浴室,其余的,只是刷墻翻新而已,基礎工程花去約一萬多元。軟裝留給了自己,我只想用自己的手工情結裝扮出生活的氣息。
最初的設想就是簡單實用,我喜歡紅與黑的強烈對比,喜歡手制物品的溫柔細膩,喜歡敞亮自然,喜歡各種手工也喜歡舊物,讓它們混搭出浪漫的風格,于是我讓家的每個房間與角落各司其職,在工作間花幾小時繪畫、設計、做手工,躺在客廳的搖椅上看書、鉤編,將干花置于狹小的角落增添生氣,于是我有了淘寶店,有了自己的手作品牌。我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把工作與生活結合起來,樂在其中。
這就是我的小窩,累了可以抱著自己做的抱枕小憩,無聊了可以發呆、聽音樂,在特別的日子里為家人折騰各種喜歡的食物……我和我的家人在這小空間里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盡管已懷胎8月,我也不會停下自己的雙手。
工作間
收納建議:愛手工的人都向往有個工作間或工作臺,但日子久了就容易顯得雜亂。最好將不同的材質分門別類擺放,工具的收納也需要符合使用習慣。
工作間是家中最小的一個房間,只有十幾平方米,一切工具信手拈來。坐在工作臺旁,做各種布藝、手工皮具、鉤編是我最享受的時光,順其自然又自由自在。墻上掛的,是我在大學上纖維藝術課時制作的編織毯,時下頗為流行。
Zakka風小木柜上的像圖形又像文字的卡片是我手寫的,里面收納著做手工時需要的瑣碎材料,劃粉啦、扣子啦、繩子啦……靠它收納很有條理,用起來也方便。
在工作臺靠窗位置,擺放著我最常用的手工材料,有布料、顏料、線團。五顏六色也是一道風景。
客廳
裝飾建議:布藝能讓家里的每個角落溫暖起來,即使沒有縫紉機,不會刺繡,在布料上用紡織顏料繪畫也能為家增添個性。留意身邊的舊物,或許它們是另一道風景。
家里的電視機套、窗簾都是我親手制作的,能統一風格也節約成本。電視機旁的那一幅畫、瓷器花瓶,都是從我手中誕生。那個斑駁的箱型凳子和上面的花瓶,是我從垃圾桶旁撿回來的,經過清洗和擦拭,流露出雋永的復古美。
進入客廳,紫紅色的鞋柜和宜家的大紅沙發椅與黑色皮沙發形成強烈對比,但毋庸置疑,亮點是紅沙發上的白底黑鉤花抱枕。我喜歡黑色與紅色的搭配,用黑白相間的幾何圖形抱枕調和了搶眼的紅色,這里是我平時小憩的地方。
鞋柜上,有許多好玩的小物,朋友做的小貓陶瓷雕塑,淘回來的有著夢幻色彩的羊毛氈小鞋,還有各種干花等,新的老的各有味道。
主臥
搭配建議:紅色與黑色、黑色與白色,色彩分明能提升空間感。簡約與繁復的圖案進行搭配也能增加房間的層次感。
主臥是我的另一個自由小天地,紅與黑依舊是這里的主色調,一橫一豎兩個大書架靠墻放置,拼接成一片書墻,各種小格子也可以收納小東西。模特身上的裙子是我自己改造的,我喜歡動手的感覺,很好玩。右上角是我的水墨作品《六月里的心情》,畫著那些充滿活力且自由的生命體,似植物也似動物。
裝飾物
DIY建議:為把自己的家布置得雅致中帶點小文藝,DIY小物必不可少,紙藝杯墊、扎染門簾、廢布編織地毯……作品不需太過復雜,卻會讓小家處處洋溢著溫馨。
我尤其喜歡鉤編,愛給一些小物穿上“蕾絲”外套,鉤花里包裹的是香樟木,一個小擺設,還能驅走蚊蟲。
選一塊質樸的粗麻布,在橡皮章上描繪、雕刻出蕨類植物的形狀,上印泥,再輕輕按下,裝入小相框中置于角落,這是我對喜歡的植物的一種紀念。
這是大學上陶藝課時捏的小陶盆,玫瑰花是我去年種的,干了后就剪下擱置在柜子上自然風干,雖然沒有了生命,但是依然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