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穎
6月21日,華聯印刷“云映像”文創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華聯印刷在經過10年的沉淀之后,站在新10年的起點上,在變革轉型的探索之旅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互聯網、電子媒體等技術的大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出版印刷業也不例外。面對新技術的沖擊,華聯印刷選擇迎接挑戰。”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敏在華聯印刷“云映像”文創中心揭牌儀式上如是說。“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想象20年后,技術會發展和應用到什么程度,我們也不可能確切地預知20年后印刷數字化將會是什么樣的結果。”朱敏對記者說,“我們能做的只有超前一步去把握,適時啟動變革轉型。”
文創中心:創意讓產業鏈走得更遠
經過10年的探索與發展,華聯印刷已經躋身北京市書刊印刷前3位,成為我國首批“國家印刷復制示范企業”之一。但華聯印刷并未安于現狀而裹足不前,憑著女性獨有的敏銳觸覺以及作為企業家的未雨綢繆,朱敏帶領華聯印刷開始向新的領域挑戰。
結合華聯印刷自身的實際情況,朱敏對探索文化創意的新路徑情有獨鐘。“我們希望通過出版印刷與文化創意的結合與互動,延伸出版物印刷的產業鏈,與文化創意結合,拓展新的市場,依靠文化創意激發新的競爭力。”
華聯印刷很早就在關注文化創意,經過兩年的醞釀,半年多的準備,華聯印刷“云映像”文創中心成立了。除了繼續做好平面設計,新成立的文創中心將依托于華聯印刷強大的設計力量,為出版界、文化界和藝術界提供IT信息服務、創意延伸產品以及藝術交流服務,讓印刷服務于藝術,奉獻于藝術。在文創中心揭幕儀式現場,華聯印刷展示了“云映像”文創中心設計團隊創意設計的眾多別具匠心的本、冊、皮質和大禮包類創意文化產品,以及藝術珍品復制作品和衍生品。
此外,還演示、介紹了在蘋果、安卓等終端上發布的由文創中心設計制作的集成了文字、動靜態圖片、視頻、音效、鏈接等多種效果與功能的精美電子書。朱敏還介紹,由華聯印刷的上級公司中華商務自主研發的數字資產管理系統將很快向合作伙伴獨立、保密開放,隨時可以查詢生產進度;此外,RFID技術在圖書上的應用,將適時清晰地進行物流和庫存管理。
不僅如此,華聯印刷希望在文化藝術領域進行更深入探索和更多嘗試。朱敏說:“印刷是一種復制,在藝術作品復制的過程中,和藝術家就有了對話,慢慢延伸到藝術和文化的交流中。于是我們產生了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的想法。”文創中心揭幕活動特地邀請了去年華聯十周年暨法國巴斯蒂安家族藝術收藏展的合作伙伴——法國歐中協會,將繼續嘗試在國內文化領域展開新的合作。
朱敏說:“通過藝術和文化的交流,激發創意設計的靈感,通過技術的應用讓創意轉換成所見所得,通過創意設計讓產業鏈延伸,在延伸產業鏈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綠色環保:是責任更是一種態度
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是華聯印刷在2013年的主打項目之一,而另一項主要工作依然是繼續堅持走綠色印刷的道路。華聯印刷從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綠色印刷,把綠色印刷作為自己的使命。2003年企業就通過了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10年12月,通過了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010年底,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文明單位”,成為印刷行業中唯一一家獲得此榮譽的公司;2011年3月,首批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認證。
兩年前,華聯印刷制定了一個3年綠色印刷計劃,包括3個方面、11個項目。今年是實施綠色印刷計劃的第3年,到目前已經進行了6000多萬元的投資,完成了計劃中的9個項目,其中包括使用大豆環保油墨和水性環保油墨的中央供墨系統,采用免酒精潤版液、水性覆膜膠、自動清洗裝置,大量減少揮發性洗車水的使用,廢物統一收集和分類回收等。華聯印刷的這項綠色印刷項目在去年年底獲得了北京文化資產管理辦公室160萬元的資金支持與獎勵。今年,華聯印刷將繼續加大對綠色印刷的投入,除了探索與完成綠色印刷計劃項目中剩余的2項——輪轉機熱能的回收利用以及使用免處理版材,還將投入和完善一些相關新技術和新設備,包括柯爾布斯膠裝聯動線、高效自動化平張紙膠印機等。
除了在生產上做到綠色印刷,華聯印刷在管理上也奉行“節流”:縮減行政開支,完善采購程序,縮短生產流程,加快資金流轉速度。此外,環保的意識與態度還體現在公司環境和員工生活的每一處:廠區內綠樹成蔭、鮮花點綴;節約用水用電,復印紙雙面打印……崇尚節約、崇尚綠色的良好風氣在華聯印刷已蔚然成風。
朱敏告訴記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點一滴的節約,一點一滴的‘小錢聚沙成塔,為企業節約經營成本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成效。綠色環保已經深入每位華聯印刷人的心中,不是口號,更不是招牌,而是華聯人真切的人生態度。”
轉型升級:牢固根基探索發展
如今,行業轉型升級是所有企業面臨的課題,書刊印刷企業尤其面臨這樣的艱難抉擇——是繼續留在生存空間極度壓縮的老本行業務上,還是鋌而走險突出重圍,另辟陌生蹊徑?“轉型創新,是每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企業都在思考的事情。”朱敏說,“很多企業都在嘗試:有轉型包裝的,有嘗試數字印刷的,有走規模化、集約化道路的,還有定位特定客戶群體,做特色服務的……華聯印刷也在思考,也在積極行動,嘗試新的方向。但我們首先還是做好圖書、期刊出版印刷,做好自己的事情。”
朱敏一直跟企業員工強調,一定要先把主業做好、做強、做大。為什么?因為現在主業還能贏利,而所有的轉型升級都需要摸索,不僅需要資金的密集投入,還需要承擔不小的風險。所以,想要轉型,要先要打好基礎。只有先把基礎做好,具備了轉型的基礎,才有轉型的資本和能力。“雖然印刷術作為信息交流載體的加工服務手段的作用終將逐步淡化,但在短期內,比如說未來5年,印刷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地位不會受到強烈撼動。我相信,如果能做得好的話,將來一定是強者愈強。”朱敏強調,雖然現在整體環境不太好,但過多的悲觀與抱怨于事無補,專心致志把自己內部的管理做好,挖掘自身潛力,才是積極應對之策。
當然,面對新環境、新挑戰,印刷人也絕不可盲目樂觀,絕不能無視新技術、新業態對傳統產業的沖擊,應該正確面對挑戰。印刷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依托自身優勢,找準方向,才是關鍵。
身為女性經理人,朱敏有著女性的堅韌與踏實,“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要堅持。在困難的情況下,你還能發展前進,你才能變得真正強大。面對困難,誰能咬牙挺住,誰就能看到未來美好的前景,所以我們要堅定信念。”
結 語
溫婉文靜的朱敏是一個堅持和執著的人,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好、做到底。“大家都說轉型升級難,我也覺得挺難的。因為現在大家的方向都不是特別清晰:轉,向哪轉,如何轉?升,何時升,怎樣升?所以只有不遺余力地去作嘗試,不斷摸索,在嘗試過程當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的步伐,才能真正推進和實現‘轉和‘升。還有就是要堅持,看準了方向就要堅持。有一句話,‘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堅持,才能成功。”從外表瘦弱的朱敏的眼睛里,記者讀到了一種堅定和自信。把舵手都有一雙堅定、安靜的眼睛,他們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他們是專注夢想的高手。
華聯印刷主樓的大門上,書寫著這樣一幅對聯,上聯:綠色印刷點燃增長強引擎傳遞奮進正能量,下聯:文化創意引領發展新動力唱出時代好聲音,橫批:穩中求進。或許這幅對聯正是對華聯印刷發展目標與前進方向最好的闡述與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