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福忠
6月初,世界報業與發行人協會(WAN-IFRA) 在曼谷舉行大會,公布了全球報業年度運營現況與數據。執行長Vincent Peyregne對與會的1500人說,全球報紙的閱讀率非常高,但讀者對報導內容的參與度卻很低,另一方面,盡管數字平臺成長得十分迅速,可數字廣告卻沒有同步跟進,報業未來的挑戰在于,如何提供足夠的新聞與信息,增進大家對社會的關注,來參與周遭的活動。公布成績的時候說出這樣勉勵的話,言下之意就是成績并不漂亮。
2012年全球讀報人口有25億,超過地球上半數的成年人,另外還有6億人閱讀數字版的報紙,總營收2000億美元,但仍較一年前減少了2%,較2008年減少22%,主要原因是受美國廣告下滑的拖累,美國報業廣告5年以來下滑了42%。
全球報業發行仍維持穩定,僅較一年前減少不到1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亞洲發行成長的拉動,但依地區不同也有不同的增減。2012年亞洲增加了1.2%,新西蘭和澳洲增加了3.5%;其他地區都是減少,包括北美(-6.6%)、西歐(-5.3%)、東歐(-8.2%)、中東和北非(-1.2%)。
以報業5年的發行增減比較,更能看出各地區的變化。2008~2012年,亞洲增加了9.8%,中東和北非增加了10.5%,新西蘭和澳洲增加了1%。減少的地區有北美(-13%)、拉丁美洲(- 0 . 8 %)、西歐(-24.8%)、東歐(-27.4%)。從5年平均來看,全球報業發行減少了2.2%。
世界報業與發行人協會強調,這是第一次把中東的發行納入統計,中東地區隨著女權的開放,女性讀報人口增加,伊朗的讀報人口中女性占1/3,科威特報紙的女性讀者多于男性。但各地讀報人口比例有顯著差異,伊拉克僅有5%的人讀報,但在科威特與阿聯酋則高達 70%。
至于廣告,一年來增長與衰退各半,拉丁美洲成長了9.1%,亞洲增長了3.6%,中東和北非增長了2.3%。其余各地仍持續下滑,北美(-7.6%)、西歐(-3.4%)、東歐(-5.6%)、新西蘭和澳洲(-8.3%)。
以5年為期,更可以看出報業廣告在各個地區的消長走勢。2008~2012年,拉丁美洲增長了37.6%,亞洲增長了6.2%,其余各地都大幅度下滑,包括北美(-42.1%)、西歐 (-23.3%)、東歐 (-30.2%)、中東與北非 (-22.7%)、新西蘭和澳洲 (-24.9%)。美國報業的主要營收過去來自分類廣告,現在80%的分類廣告已經脫離報業走向了網絡,由網絡從業者經營。
至于報紙的數字版,雖然有過半數的網絡讀者登錄報紙網站,卻僅占總網絡消費量的7%、閱讀時間的1.3%,而閱讀的網頁也僅占0.9%。美國報紙的數字版有近一半采用計量收費,其中有僅對主要內容收費、不分內容完全收費以及采用別種收費方式。
在不算亮麗的成績單面前,執行長呼吁報業要恢復主流價值,引導讀者對社會的關注與參與,才是報業的未來,才能永續生存。但從現實考慮,許多報紙不得不尋求業外收入,像美國報紙27%的收入來自業外。雖然如此,卻也不時看到報紙的主流價值,仍在惡劣的大環境發光發亮,格外引人注目。
ProPublica網站的調查新聞編輯部由前《華爾街日報》主編主持,為公眾利益深入調查政府與企業弊端,撰寫報道供90家合作媒體發布,采編不足50人,經費全數由慈善基金捐助,自2007年成立以來,獲兩次普利策新聞獎。
Inside Climate News是一個小型非營利、非黨派的新聞網站,以報道干凈能源、氣候變化為主軸,全職編采僅有7個人,而且分別居住在不同地區,彼此靠網絡聯系,最近以一篇密執安州石油污染的追蹤報道,獲得普利策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