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旺
項目管理人員的執行力體現著一種文化、一種能力、一種作風。要提高其執行力,就應該對癥治本。
工程項目部是建筑施工企業最基層的管理組織,項目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強弱,直接關系到項目能否按期優質完成。因此,加強工程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建設尤為重要。
管理人員執行力不強的表現
執行速度不快。有的項目管理人員作風疲沓,工作主動性較差,本來該辦的事,非要“看一看”“等一等”“拖一拖”,沒有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
執行力度不大。有的項目部貫徹上級決策部署不能一以貫之,拈輕怕重,以種種借口敷衍塞責;有的即使執行也會前緊后松、虎頭蛇尾;有的則說起來重視,執行起來卻走樣,既無力度,更無效果。
執行標準不高。一些項目部工作滿足現狀,滿足于一般化;有的沒有按照工程項目管理標準化要求實施動態、量化、科學化的系統管理和控制,而是簡化程序、減少環節,致使執行標準不高。
執行辦法不多。一些項目管理者缺乏駕馭全局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研究不出一整套行之有效快速執行的方案,缺少辦法,沒有章法,常常完不成預定目標。有的長期以來對協作隊伍管理缺乏有效約束,極易引發糾紛和法律風險。
執行動機不純。有的錯而不改,對存在的問題,不重視,不改進,不汲取教訓,致使一些問題反復出現。有的對出現的問題,怕影響政績,私壓瞞報,乃至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也有個別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與合伙人承包工程謀取不正當利益,而有的管理人員則收受與工作關系人的回扣、紅包等,謀取私利。
導致執行力弱化的主要原因
客觀因素致使難于執行。一是政出多門執行難。項目部接受企業內部上級組織及建設方、監理方、地方政府等多個機構及部門的多頭領導與監督,雖然目標都是一致的,但也確實存在安排部署多、檢查多、評比多的現象,致使項目管理人員疲于應付。二是政策模糊執行難。有些部門出政策、下文件,脫離項目管理實際,造成項目執行時無所適從,難于執行。三是人員配備不足執行難。有些項目部為了壓縮成本,人員配備不足,執行起來力不從心。
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強。一些項目工期嚴重滯后、安全質量事故多發、效益低下甚至出現嚴重虧損,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項目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人員責任意識不強、責任不落實造成的。這些管理人員沉迷于吃喝應酬,把思路、計劃、措施僅僅停留在嘴上,工作隨隨便便,浮于表面;有些項目領導好人主義嚴重,僅作布置了事,不注重執行細節的監督和結果的檢查;有的責任心不強,對可能引發事故的苗頭,重視不夠,警覺性差,以致釀成大的事故;有的本位主義嚴重,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其結果就可想而知。
管理人員執行能力不高。一些項目領導人員平時不注重學習研究,對項目施工的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項目管理標準化、協作隊伍管理等新知識掌握不深,對上級的政策缺乏領悟力,決策時拍腦袋,遇到問題時束手無策,需要溝通協調時手段乏力,自然就產生不了好的效果。
主管部門監督檢查不實。執行力不到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督檢查不深入。有些上級部門檢查項目不科學,方法不實際,只注重聽匯報、看資料,不查細節、不找關鍵因素,檢查成了“走馬觀花、旅游項目”。有的檢查礙于情面,看到問題不指正、不批評,有的僅僅 “蜻蜒點水”,觸及不深。
有關組織對責任追究不力。一些領導對出現的安全質量事故或違紀違法案件,怕影響企業聲譽,不敢“揭短”,對失職瀆職人員執法過寬、處理太軟,削弱了懲前毖后的威懾力,放任了執行不力的行為。
提升執行力的有效對策
項目管理人員的執行力體現著一種文化、一種能力、一種作風。因此,要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執行力,就應對癥治本。
——加強引導,強化執行理念,鍛造執行文化。首先,要把執行力建設作為項目黨建工作的重點來抓。在抓執行過程中,要把項目的生產經營目標融入到黨組織的工作目標中,把黨組織的活動載體融入到項目管理和制度的框架中,改進和完善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把項目黨員培養成執行的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使項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更充分地發揮。其次,要教育管理人員樹立“贏在執行”的管理理念。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力度,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速度、提高質量的深度、再上臺階的高度。要著力教育各級人員正確認識執行力就是生產力、執行力就是競爭力、執行力就是戰斗力的重要意義,大力倡導高標準、高效執行的工作理念,始終保持強有力的執行意識。再次,要積極營造執行氛圍。營造執行意識,要從抓作風開始,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的作風,大力倡導雷厲風行的作風,大力倡導勤奮嚴細的作風,大力倡導令行禁止的作風。通過行之有效的作風建設,用優良的作風打造堅實的執行文化,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轉變工作態度、提高執行效率,在抓落實上見分曉、比高低、論英雄。
——加強班子建設,建設學習型組織,提升領導人員的執行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項目領導人員是項目執行力的帶動者,領導班子只有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其他人,才能出戰斗力。要把加強項目領導班子建設作為提高執行力的著力點,從創建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四好班子”入手,一是要選好、配好以項目經理、黨工委書記為主的項目領導;二是要抓好領導班子的業務、管理及執行力學習,建設學習型組織,用學習創新的成果充實執行力;三是要抓好班子的執行監督,促使項目領導班子成員帶頭發揚嚴謹、務實、深入、自律之風,樹立爭當第一的志氣、攻堅克難的勇氣、貫徹執行的習氣,真正使每個干部達到有激情、在狀態、真謀事、爭第一。
——加強培養,注重工作實踐,全面提高員工執行能力。執行力是多種素質的展現,執行者只有加強學習,參與實踐,才能提升自身的素質與能力。要借助工程項目標準化、集約化管理為契機,加強項目領導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培養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執行習慣、創新先進的執行思維、高標準高效的執行理念,提高他們把握政策的領悟力、增強組織執行的統籌力、培養解決難題的創新力,使執行更科學、更順暢、更徹底。
——完善制度,明確執行責任,建立執行的長效機制。提升執行力,必須建立長效機制。要把建立制度作為解決執行不力問題的關鍵環節,建立健全一套量化管理、責任明確、考核有據、獎罰分明、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構建提高執行力的長效機制,以確保各項政策政令貫徹執行到位。要健全工作責任制,建立項目領導人員分工負責制,做好施工組織安排部署,按每季、每月、每周細化分解,確定目標、任務、責任部門與責任人,解決好誰干什么、如何去干的問題。要強化目標責任制,倒排目標計劃,制訂合理的作業流程,解決好誰來制訂、如何實施的問題。要建立執行過程實施管理制度,推行項目經理、黨工委書記負責制、首問問責制、各部門匯報制、現場問題解決制等,及時溝通協調掌握決策執行細節。要建立重點工作督辦制度,對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加強協調、監控,落實好重要事項黨政會簽制度,解決好誰來監督、如何監督的問題。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具體量化到項目每個部門及人員,堅持業績導向,公平考核,注重激勵,創造有力執行、執行有獎的良好環境。
——加強監督,嚴肅執行紀律,掃清執行的過程障礙。執行力的提高必須以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執行紀律作保證。要嚴明紀律,加強執行過程行為監督,做到令行禁止,反對自由主義,堅決避免在執行中走樣、跑調。要經常性地組織員工查找和反思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抓好整改。要實行嚴格的問責機制,把問責貫穿于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對執行不力,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和不良影響的人員,要敢于硬碰硬,嚴肅追查,堅決杜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發生。
只有高素質的隊伍、強有力的執行力才能產生高效能,才能擺脫工程項目投訴多、事故多、虧損多的怪圈,才能把項目做成工程優質、干部優秀、賀電多、贏利多的精品。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