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全成
摘要:T41081塔是丙烯酸精餾塔,其正常運轉周期為30-40天,但是在實際運轉中會出現其運轉周期縮短至20-30天的現象,為了穩定系統運行,延長裝置運轉周期,從影響因素出發,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克服了影響高純丙烯酸裝置長周期運轉的難題,為高效地生產出合格的高純丙烯酸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熟化器;藥劑(N2H4 80wt%);高純丙烯酸;運轉周期
1 工藝流程簡介
酯化級丙烯酸(CAA)和80wt% 的N2H4以及含有CB劑(銅鹽)的阻聚劑在混合器Z4118B中混合后,進入熟化器Z4118A。在設有CW水夾套的Z4118A中反應,CAA中的醛類物質與N2H4反應,反應后的液體作為加料進入T41081塔塔釜,經過負壓精餾,從塔頂得到除去醛類物質(糠醛[1]≤2wtppm)的高純丙烯酸(能生成高分子聚合物[2]的高純丙烯酸單體),經塔頂冷凝器E41281冷凝后用泵送入E41283進一步冷卻后進入成品中間槽V4108A/B。釜液送往丙烯酸回收塔T41082塔釜,經閃蒸,從塔頂蒸餾出丙烯酸返回T41081塔作為加料,塔釜液定期送至廢油中間槽V3138中,用醋酸稀釋后送至廢油貯槽。
2 影響運轉周期的因素分析
2.1 生成的高沸點腙類化合物[3]的累積效應
2.1.1 腙類化合物在塔板上的累積:
T41081塔是HPAA的精餾塔,內設10塊無堰篩板。其中第8、9、10號塔板板孔大于其它塔板板孔。反應后的丙烯酸溶液進入T41081塔釜后,經再沸器加熱沸騰。這樣就加大了對腙類化合物的霧沫夾帶量,進而加快塔板上腙類化合物的集結,使塔釜溫度,塔板間的阻力降進一步向惡化方向發展。
2.1.2 腙類化合物在再沸器中的累積
腙類化合物在再沸器內列管的壁面上聚合并附著在上面,使再沸器的傳熱速率下降,熱負荷降低。此時,為了維持系統的熱平衡,再沸器蒸汽投入量加大,再沸器壓力上升。隨著附著層的逐漸加厚,再沸器的傳熱速率持續下降,最終導致再沸器不能正常工作。
2.1.3 腙類化合物在塔下部塔壁面上的累積
由于霧沫夾帶的作用,腙類化合物被帶入汽相中,在塔壁上冷凝發生聚合附著在壁面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聚合物積累到一定厚度時,該物質會沿著塔壁向下運動掉落在塔板上,加劇了2.1.1現象的影響。
2.1.4 腙類化合物在Z4118A(熟化器)中的累積
反應液進入Z4118A,在此間進行反應,生成腙類化合物。由于Z4118A有一定的容積,反應液在此的流速減慢,使腙類化合物在Z4118A的壁面上附著成為可能。腙類化合物的大量附著使Z4118A的傳熱速率下降,反應生成熱不能及時撤走,造成反應溫度升高,使丙烯酸二聚體(DAA)的生成量增多。由于丙烯酸二聚體為高沸點物質,使得塔釜溫度進一步上升,隨著釜溫升高丙烯酸二聚體的生成量顯著增加,加快塔釜溫度的上升速度。
2.2 藥劑(N2H4 80wt%)的影響
在聯胺(N2H4 80wt%)與醛類的反應過程中,實際投入聯胺量是過量的。過量投入是為了保證高純丙烯酸產品中的醛類(糠醛)在2wtppm以下。但是,聯胺的過量投入,同時會帶來以下的不良影響:
2.2.1 降低塔內氧氣含量,破壞其在塔內的阻聚作用
2.2.2 聯胺在丙烯酸溶液中會引起溶液的粘度增加
2.3 腙類化合物及丙烯酸的自身聚合
由于存在不飽和鍵,腙類化合物隨著溫度的升高,聚合反應的反應速率有增大的趨勢。丙烯酸的珠狀聚合與端聚合在實際生產中伴隨發生,生成的聚合物是丙烯酸生產中最常見的。上述各種聚合的發生均會使塔內的物料組成發生改變,導致塔內的傳質傳熱受到影響。由于生成大分子物質,造成塔內溫度上升。
3 工藝運行的優化
3.1 調整N2H4的加入量
根據酯化級丙烯酸的組成,適時調整N2H4的加入量。嚴格控制N2H4的加入量為N2H4:R-CHO=3.5:1(摩爾比),使系統內聯胺含量不致過量太多,影響塔內的組成,破壞阻聚劑的效果。將N2H4的加入量由原來的1.5-2.0kg/h改為1.0-1.4kg/h。
3.2 對T41081塔的加料管線、N2H4的加入噴嘴及Z4118B進行改造
3.2.1 T41081塔加料管線的改造
原設計T41081塔加料管線由LC31271調節閥后引出,T31071塔的小幅度波動,都會造成T41081塔的加料流量難以控制,極不穩定。從而影響T41081塔的穩定運行。將加料管線改為由LC31271調節閥前引出后,消除了其不穩定因素的干擾,使得T41081塔加料流量平穩。
3.2.2 N2H4的加入噴嘴的改造
由于N2H4的加入噴嘴的孔徑較大(3mm),在裝置運行中常會有少部分丙烯酸倒流入噴嘴的入口管處,造成丙烯酸與N2H4在該處反應,既消耗N2H4,又因為大量反應熱不能及時帶走而形成高溫,使得該處管線的防腐能力下降,腐蝕嚴重。有時甚至出現穿孔,造成N2H4泄漏,導致系統停車。將N2H4加入噴嘴的孔徑由3mm改為1mm后,此問題得到解決。
3.2.3 Z4118B混合器的改造
Z4118B為料液混合器,N2H4與醛類反應的充分與否與混合效果密不可分。Z4118B原混合器為兩路進料,在混合器內旋轉混合,行程為400mm。由于其混合能力有限,混合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將Z4118B由兩路進料改成四路進料同時增加行程到500mm,其混合效果得到提高,使N2H4與醛類充分進行反應。
3.2.4 控制T41081塔釜出量
嚴格控制T41081塔釜出量FC413812流量為400L/h。從而保證T41082塔餾出量的穩定,進而保證T41081塔加料量不會因T41082塔餾出量的波動帶來沖擊。
3.3 嚴格控制工藝參數
對塔溫、塔釜液位、塔壓力等工藝參數進行嚴格監控,降低系統中的工藝波動帶來的聚合可能性。對于因塔壓及蒸汽投入量的波動造成的溫度偏離要及時準確地調整,避免塔內上升蒸汽的大量增加而引起的霧沫夾帶量瞬時增大對T41081塔造成的影響。
3.4 定期清除聚合物
定期清洗T41081、T41082塔釜過濾器中的棕褐色聚合物。這是腙類化合物的聚合物,必須定期清除,保持塔內的組分一定,系統才能穩定運轉。
3.5 運轉末期,加大阻聚劑和氧氣的投入量
運轉末期,需加大阻聚劑和氧氣的投入量(阻聚劑:FG414821由7.2L/h提至8.8L/h,FG414822由14.4L/h提至17.6L/h;氧氣:FG417811由1Nm3/h提至1.2Nm3/h,FG417812由0.6Nm3/h提至0.8Nm3/h),消減因為塔內的腙類化合物和丙烯酸等聚合物的累積效應的影響,使系統中的丙烯酸等聚合的可能性下降。
4 結束語
通過對影響T41081塔運轉因素的分析,采取正確的控制對策,從而延長了T41081塔的運轉周期。使得高純丙烯酸裝置的運轉周期和產品質量均達到歷史最佳狀態,進入世界同行業先進行列。
參考文獻
[1]徐壽昌.有機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17.
[2]汪鞏有機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32.
[3]潘祖仁.高分子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