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陜西煤炭建設公司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的現狀分析,機電管理存在機電技術人員青黃不接、四個煤礦質量標準化工作開展不均衡、設備管理不到位、技術管理滯后、機電維修職工隊伍素質偏低、職工培訓走過場等問題。要提高陜西煤炭建設公司煤礦機電管理水平,應從機電基礎管理工作做起,因礦制宜切實抓好質量標準化工作,認真落實規章制度,做好設備的綜合管理,突出機電管理工作的重點,提高機電職工隊伍素質,明確機電工作指導思想,實行目標管理。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設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1 陜西煤炭建設公司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現狀
1.1 煤礦機電科的管理職能部門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各煤礦盡管設置了機電科,但其主要職能:一是機電資料管理,二是機電配件管理,煤礦機電技術仍處在粗放式管理狀態。特別是機電管理人員身兼生產和技術管理雙重職能,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應付完成生產任務上,忽視了日常設備技術管理工作。是造成機電技術管理人員不足,使機電技術管理職能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的根本原因。
1.2 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在煤礦從事機電設備管理的技術人員,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幾個人,導致技術管理無法與生產相結合,而僅有的幾個機電技術人員又是憑經驗相當然的進行原始操作,機電專業的理論知識非常貧乏,特別是機電車間職工理論知識不足,青工缺乏實戰經驗,違章作業時發生,無法應付日益加大的設備故障率。
1.3 機電設備維修人員和操作人員屬特種作業人員,但是有些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違反了“三大規程”及有關安全規定,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有發生。特種作業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掌握特種作業技術不嫻熟。對技術工種安全操作知識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 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不到位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沒有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礦山大型設備技術測試》等有關規定,從設備的選型、采購、驗收、安裝、維護直到報廢的全過程管理都未按照上述規定進行在某些環節不同成度存在問題。例如:設備不按計劃升檢修,設備檢修質量不高,不能按規定進行報廢處理,更新設備。
2.2 設備更新資金不足,由于陜西煤炭建設公司幾對礦井,是七十年代國家對施工企業任務不足,而投資建設的扶貧小井,投資少,造成煤礦設施先天投入不足,又加上煤礦地質條件比較復雜,資源有限,搬家挪面頻繁,所以造成機電設備安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
3 提高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的對策
3.1 礦井機電技術管理應該實行設備運行全過程的管理,根據各礦井的實際情況,從技術、經濟、組織3方面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規章制度,實行專業化綜合管理。因此,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人員應隨著煤炭開采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對煤礦機電設備技術管理要求越來越高,機電技術人員要隨著設備更新需要隨時參加培訓,學習先進礦井機電管理的經驗,做到“四懂三會”四懂是:懂劾原理、懂設備結構、懂設備性能、懂工藝流程;三會是:會操作、會維修保養、會排除故障。并且嚴格考核,逐步提高機電技術人員的管理水平。
3.2 是提升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機電管理人員應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把握工作主動權;人力資源部門應加強對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與考核,通過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并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培養選拔一批肯吃苦、素質高的人員擔任一定技術職務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提高機電設備管理隊伍整體素質。
3.3 建立質量監控與檢修體系首先在設備采購過程中,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序,嚴把采購質量關和設備驗收關。在設備維護檢修方面,各生產煤礦要實行“三位一體”在點檢制度,就是崗位操作人員的當班點檢和每班專職維護人員的巡查點檢、每日維修班組(大班)的專業點檢及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的定期點檢。
具體來講點檢工作有十二個環節:Ⅰ、定點:首先確定一臺設備有多少個維護點。科學地分析設備,找準可能發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一般包括七個部位;滑動部位、回轉部位、傳動部位、與原料相接觸部位、負荷支撐部位、受介質腐蝕部位及電控部分;Ⅱ、定標:維護點確定后按照部位要制訂點檢標準;Ⅲ、定期:多長時間檢查一次,定出檢查周期;Ⅳ、定項:明確項目,每個點可能檢查一項,也可能檢查幾項;Ⅴ、定人:根據檢查的部位和技術要求,落實由誰進行檢查,是崗位工、檢修人員還是技術人員;Ⅵ、定法:規定檢查方法,是感官檢查還是工具測量;Ⅶ、檢查:規定檢查的環境和步驟,是在運行中檢查還是停機檢查;Ⅷ、記錄:檢查時詳細作記錄,并按規定格式和要求填寫清楚;Ⅸ、處理:檢查中能處理和調整的要及時處理和調整,并將處理結果記到檢修記錄中。沒有能力或沒有條件處理的,要及時報告有關人員安排處理。任何時間處理都要填寫記錄;Ⅹ、分析:組織相關人員,定期進行系統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和故障頻發點,研究對策,交換意見,交相關人員進行改進;Ⅺ、改進:對分析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加以改進,落實新方案、措施,徹底消除故障環節;Ⅻ、評價:對改進項目進行評價,觀其經濟效果,不斷完善,循環往復,牢固設備基礎管理。
3.4 是加強設備信息化管理,煤礦應建立機電設備綜合信息化管理,即建立電子臺賬,對設備的檢修、保養制度,選型、安裝調試、使用維護保養、更新改造、報廢進行全過程信息管理。通過管理信息化,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和資料,便于及時發現管理上的漏洞與死角。
3.5 完善規章制度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礦山大型設備技術測試》等有關規定,結合生產現場實際,制定有關電氣設備防爆標準,設備巡回檢修點檢制度。使設備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學化。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是綜合性的人、機、物的管理,是以提高煤礦機電設備安全可靠性為中心,確保煤礦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減少機電事故的發生,從而為煤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作者簡介:巴長喜(1962.5-),男,籍貫:陜西省銅川市,現職稱:高級機電工程師,研究方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