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潤滑管理是煤礦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煤礦機械的工作環境惡劣。因此,和其他類型機械相比,煤礦機械更需要潤滑技術,而潤滑技術也是關系到煤礦機械安全運行的關鍵。如何更好的對煤礦機械進行潤滑管理,確保機械正常運轉,延長其使用壽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潤滑技術;煤礦機械;潤滑管理
近年來,我國經常各地區煤礦的礦難事件時有發生,煤礦的安全運營已經成為一個全社會都在關注的課題。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煤礦機械設備已經深入到煤礦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因此,如何提高煤礦機械的管理水平對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潤滑管理是煤礦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煤礦機械的工作環境惡劣。因此和其他類型機械相比,煤礦機械更需要潤滑技術,而潤滑技術也是關系到煤礦機械安全運行的關鍵。如何更好的對煤礦機械進行潤滑管理,確保機械正常運轉,延長其使用壽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研究。
l 煤礦機械設備的使用特點及煤礦機械常用潤滑技術
1.1 煤礦機械設備的使用特點
1.1.1 工作環境惡劣:煤礦機械設備的工作環境是在礦井之中,設備的使用環境非常惡劣。礦井內的工作環境的照明條件極差,且無處不在水汽、粉塵、噪音、有害液體和氣體都嚴重影響著煤礦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2]。
1.1.2 工作條件苛刻:由于特殊的工作環境,使得很多煤礦機械在多數時間都在重載、高速、沖擊、振動、摩擦和潤滑不良等惡劣工況條件下進行工作,這也煤礦機械的安全使用帶來了威脅。
1.1.3 工作時間長:由于煤礦生產是按3班或4班倒的條件運行的,因此,絕大多數的煤礦機械設備都是24小時不分晝夜的連續工作。工作時間的超長也往往給煤礦機械的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1]。
1.2 煤礦機械常用潤滑技術
1.2.1 油浴潤滑
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潤滑技術,它往往要求將潤滑部位侵入在油槽之中,利用工件的傳動技術。完成機械部件的潤滑,這種潤滑技術常常應用在煤礦機械的齒輪潤滑之中。這種潤滑方式簡單可靠,潤滑效果很好。
1.2.2 離心潤滑
這種潤滑技術采用的是機械部件的離心運動,靠離心力將潤滑油甩出,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對機械部件進行連續沖擊和冷卻。這種潤滑技術潤滑效果比其他潤滑技術好,但是需要一套供油設備,實現起來比較復雜[2]。
1.2.3 油霧潤滑
在煤礦機械之中,油霧潤滑是一種最為高效的潤滑方式,它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使油液呈煙霧狀噴出,經過管道、凝縮嘴后,油霧成為較大的油粒子,對潤滑部位進行潤滑。這種潤滑技術的較為節省潤滑油,但是易擴散到空氣之中。
2 我國煤礦機械潤滑技術應用現狀
2.1 潤滑管理分散,各個企業對機械設備潤滑重視不夠
在我國煤礦機械的管理工作之中,沒有專門規范的潤滑管理規章制度。沒有強制的潤滑管理,潤滑往往是在機械維護過程中進行,同時潤滑操作也不規范,沒有一個統一的潤滑規程。且潤滑人員往往就是設備維修或使用人員,往往僅僅是憑著經驗對相關設備進行潤滑管理[3]。
2.2 機械潤滑的觀念陳舊,意識淡薄
在我國煤礦機械的使用及操作人員,往往不了解潤滑技術的最新發展。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得潤滑技術。在很多新型煤礦機械上還采用傳統的潤滑技術,潤滑效果很差,且工程技術人員也沒有根據設備的特點制定相對應的潤滑方案,潤滑方法比較傳統。
2.3 潤滑產生的油污十分嚴重
在我國煤礦機械的潤滑過程由于沒有專門的潤滑規程管理,因此,常常會產生油污污染,對于潤滑操作過程中產生的油污,往往不予清理,任其污染環境,影響潤滑工作的正常進行。
3 提高潤滑技術在煤礦機械應用效果的應對措施
3.1 集中管理,建立強制潤滑的規章制度
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設立專門的煤礦機械潤滑崗位,對于煤礦機械的潤滑工作設立專門的崗位進行管理。同時,對于潤滑人員進行嚴格的崗位培訓,制定專門的崗位操作細則,從而保證煤礦機械潤滑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4]。
3.2 更新觀念,加強學習,熟練掌握潤滑技能
加強對于潤滑技術的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掌握正確的潤滑規程和潤滑技術的最新發展。應該為每一臺設備都設立潤滑卡片,在設立潤滑卡片的過程之中,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5]:
3.2.1 設立專門的設備潤滑卡片是作為機械的技術文件進行管理,潤滑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機械的技術文件的相關問題予以執行。同時,對潤滑卡片的更改和變動,要經過相關部門允許,且要制定相關的潤滑檔案。
3.2.2 對于設備潤滑卡片要明確地標明“五定”:這主要包括:對設備加油點的確定,對設備采用潤滑材料的型號進行確定,對每一個加油點的用油量進行確定,對潤滑人員進行確定,對潤滑時間和周期進行確定。
3.2.3 每一臺煤礦機械的潤滑卡片都應該一式兩份,一份用于存檔,一份用于實際的使用,任何參與潤滑工作的人員都應該安裝潤滑卡片的相關要求進行嚴格執行。
3.2.4 對于潤滑卡片的修改應該提交相關部門,由設備使用人員、生產廠家、潤滑人員三方面進行討論,進行修改與修訂。
3.3 控制維修操作規程,經常檢查設備的密封情況
在潤滑的過程之中,潤滑人員應該確保潤滑油不漏、不滲。對于潤滑油的使用量一定要適度,過多會使運行阻力增大,增大動力消耗,而太小往往達不到潤滑效果。以潤滑槽為例,往往填滿滿腔的l/3-2/3就可以達到潤滑效果。潤滑時一定要按規定加注,嚴格用量。施工后廢油集中裝貯,不能隨意傾倒。
參考文獻
[1]孟杰,韋立明.淺淡礦山設備的潤滑管理[J].裝備制造技術,2009,(5):125-126.
[2]雷鋼鋒.淺析洗煤廠機電設備潤滑管理[J].陜西煤炭,2010,(6):107--108.
[3]張小會.淺談煤礦機械的潤滑及注意事項[J].科技傳播,201l,(11):72.
[3]馬新華,陳國強.淺析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煤炭工程.2007(7):60-62.
[4]杜進棟,孔晉華.煤礦安全培訓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J].中國煤炭,2007(8):67-69.
[5]李學誠.中國煤炭安全生產大全[M].煤炭工業出版社.1999:44-52.
[6]趙鐵錘.中國煤礦安全檢查實務[M].煤炭工業出版社.2003:55-86.
[7]胡省三,成玉琪.集約化是煤礦現代化的發展趨勢[J].煤礦機電,2004:19-22.
[8]湖南煤礦安全檢查執法月報分析報告.湖南煤礦安全監察局,2004:11-17.
[9]董衛平,朱小燕.生產系統中的監控檢測技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19-23.
作者簡介:常琰(1981-),男,本科學歷,工程師,現在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從事機械設計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