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張群
摘要:近年來我市公路建設投入加大,國道、省道、縣鄉村道路建設都得到了相對的發展,公路運輸作為我市的主要的運輸方式使得我市農村的公路建設情況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基本形成了圍繞市區的縱橫式的道路骨架,通過輻射狀的鄉村公路,建立起一個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方便的交通建設貫穿覆蓋了所有的縣鄉村,極大程度的滿足了了群眾在生活和生產中對于交通道路的需求,方便的交通也為我市的新農村建設做出了貢獻。文章對農村的公路建設做了簡要的分析,并就其在日常養護中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做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問題;措施
公路運輸是我市的主要的運輸方式使得我市農村的公路建設情況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基本形成了圍繞市區的縱橫式的道路骨架,通過輻射狀的鄉村公路,建立起一個系統的道路網絡。方便的交通建設貫穿覆蓋了所有的縣鄉村,極大程度的滿足了了群眾在生活和生產中對于交通道路的需求,而公路的使用除了和公路建設工程的質量有關之外,同時還和日常的養護有關。目前我國的農村公路在日常的養護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以下我們就此類問題做出探討。
1 主要存在的問題
1.1 對于公路的養護和愛護意識不足
這種現象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公路是很普遍的,重視公路的建設而對養護工作輕視,并且對公路的管理和愛護工作無法到位。導致了侵占公路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鄉鎮將修建公路作為一項政績,認為只要修好了公路方便的百姓就完成了任務、就造福了百姓。并且在鄉鎮公路的建設上國家每公里都補貼十五萬元,地方政府幾乎不需要自己出錢建設。另外交通的方便使得群眾在集資建路上積極性頗高。故而修建公路這種立刻就能看出成效積累政績的工作成為了各級政府的重點關注工作。而道路修建好之后的后期使用養護工作由于是“出力不討好”的工作因而無人問津。并且有些甚至認為現在的路面都是水泥混凝土的,無需進行養護,養護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行為。而公路沿線的群眾對于公共設施以及交通安全的保護意識較為淡薄,因此經常會把公路作為晾曬糧食以及草等農作物的場所。不但將晾曬的雜草谷物堆在路邊,更有甚者占道堆放,這樣就為行車以及行人的出型安全帶來了隱患。
1.2 公路養護的資金嚴重不足
對于公路的養護,省委要求的自己補助是:縣級道路每公里一年是12000元,鄉道每公里一年是4000元,村道每公里一年是1200元。而這些資金僅僅只能對養護元的基本工資進行保障,有的甚至連工資都無法保證,更不要說維護的管理人員和相應的養護設備了。農村公路即使出現了病害也無法及時的進行維修或者根本就無法維修,道路的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護和維持,繼續發展下去就是再進行新一輪的公路建設,如此一來資金投入不但會加大同時也給群眾的生活以及出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1.3 現有的養護隊伍總體素質偏低并且隊伍穩定性差
各個鄉鎮都按照規定對公路的養護隊伍進行了編排但是公路養護員的工資普遍較低,并且由于工作內容使得養護人員的年齡大多都很大,有的甚至已經是花甲之年的老人,根本無法很好的完成公路的養護工作,因為一名養護員需要負責的是3.5米的公路3到4公里的路程,這樣就無法對養護的質量進行保證,更不要說養護水平的高低,養護的水平以及質量都無法保證就使得公路的養護工作幾乎成為了紙上談兵。
2 解決措施
2.1 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養護機制,對管理內容以及運行體制進行明確規定
以縣級單位為主,通過統一的領導分級負責來開展工作。建立一個良好的公路養護隊伍,明確其工作職責,加大監管的力度。通過對農村養護隊伍的機構進行建立,職責進行明確,對機構的設置以及人員的配備進行科學的管理,并對管理工作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設施進行配備,并對其工作進行定期的考核。
2.1.1 由縣交通局對農村的公路養護專門成立養護管理的辦事機構。其具體職責就是對農村的公路養護工作進行組織協調以及監督和檢查,并且還對養護資金的撥付進行審核,對下級公路養護機構進行監管。
2.1.2 縣公路管理站(路政大隊)內部機構進行整合和充實,縣公路管理站增設鄉村公路養護管理股,負責對鄉道養護、村道管理養護進行技術指導、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路政大隊增設路政中隊,負責鄉道的路政管理工作,監督檢查村道的路政管理工作。
2.1.3 所屬鄉(鎮)交管所設立專(兼)職路政員,具體負責轄區村道的路政管理和路產路權保護工作,并協助做好鄉道的路產路權保護工作,接受路政大隊業務指導和考核,接受縣交通局的監督。
2.1.4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站,并明確一名分管領導,確定專職人員作為從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監管人員,切實加強對鄉道、村道的管理養護。養護管理站下設路段長,由村委會主任或村支書擔任。管理站按村道每2-3.5公里、鄉道每2-3公里1名的標準聘用農村公路管護員,采用公開招聘或劃段競標的方式,錄用年齡在男55歲、女50歲以下、責任心強、身體健康,有一定威信的村民(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管護站與所聘用人員簽訂用工協議或管養合同,并為其交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2.2 建立健全養護管理制度,以制度引導養護工作,堅持農村公路建養并重的原則,切實糾正公路重建輕的傾向。根據目前的情況,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鼓勵在農村公路養護上下功夫單位,對農村公路養護好的給予重獎,對不重視養護管理工作的單位給予重罰。
2.3 多渠道的籌措養護管理資金,建立穩定養護資金保障體系,規范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使用
2.3.1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除了省補資金以外,市、縣、鄉級政府合理安排財政預算,統籌養護資金。村民委員會要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解決投工投勞和短缺的資金,為農村公路養護提供充裕的資金保證。
2.3.2 加強監管,管好用好農村公路管養資金。縣交通局會同縣財政局制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完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申請、撥付、使用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制度,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確保專款專用,并接受縣紀檢、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接受省、市農村公路建設紀檢監察巡查組的監督檢查。通過規范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杜絕挪用、擠占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現象的發生,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確保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安全。
2.4 認真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培訓工作
要全方位、多層次對路政管理人員、養護技術人員和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培訓,特別是要加強對鄉鎮農村公路管養人員的培訓。由于目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人員大多是非專業人員,因此必須加大對現有的養護管理人員組織培訓,使其迅速地掌握一些農村公路養護的基本知識,如公路的基本知識、橋梁的基本知識、公路基本數據的采集和路況的評定等。以盡快適應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需要。
2.5 建立健全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隊伍
各鄉鎮雖然建立了農村公路養護站,但大多數為兼職人員,把養護管理各種業余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養護管理專業隊伍,負責對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路政、路產維護工作的組織、監督和指導。通過承包方式解決農村公路養護的散、差、亂現象。逐步打造一支過硬的農村公路養護隊伍,盡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真正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李純.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2007,(6):22-25.
[2]周良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09,(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