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杰
摘要:在對房屋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的保證建筑的設計質量,以保證整個建筑的質量。在房屋建筑中比較常見的病害有外墻的滲漏,不僅影響到了建筑的美觀性,更為嚴重的是影響到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從而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要對建筑外墻滲漏給予足夠的重視。文章對于建筑外墻滲漏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建筑在設計階段進行了防治措施的提出,為建筑的質量安全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建筑工程;外墻滲漏;預防措施
1 前言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涌現,在建筑中使用的越來越普遍,而在注重建筑美觀度的同時卻忽略了外墻的建筑質量,造成了外墻滲漏現象的產生,對建筑的質量安全造成了威脅。
2 建筑外墻滲漏的類型
2.1 磚混結構因素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由于不同的建筑材料在膨脹系數上不同,所以導致了墻體的開裂造成滲漏,這是由于建筑材料導致的。
2.2 不均勻沉降因素
在建筑建成后,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者是外界的溫度變化導致混凝土裂縫產生。
2.3 結構填充因素
在建筑施工時,由于腳手架的設置,會留下孔洞,還有部分穿墻管的設置,在后期施工時沒有填充密實而導致滲漏。
2.4 外墻裝飾因素
在對外墻上施工時,對于磚體間的勾縫所用砂漿不符合標準,勾縫不密實,再者因為飾面磚的粘貼質量差而導致滲漏。
3 外墻滲漏的原因分析
3.1 建材的原因
3.1.1 墻體材料。部分工程是因為使用了新材料,而施工隊伍對于新材料的施工技術不熟而導致的裂縫。此外因為現階段的施工方式導致的,外墻僅起到填充作用,所以在混凝土和實心紅磚間因為膨脹系數不同而出現裂縫,導致裂縫。
3.1.2 外墻裝飾材料。如現工程多采用的外墻飾面磚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結材料一般為水泥漿,灰漿的不飽滿或勾縫水泥漿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細小的裂縫,這樣水在風壓的作用下就可鉆進飾面磚內的空腔,造成滲漏。
3.1.3 外墻抹灰。現在外墻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漿,其強度、剛度均比磚墻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墻因結構垂直誤差,用抹灰厚度去調平的因素,使得外墻抹灰層常出現開裂現象。
3.1.4 鋁合金窗。一般都是在鋁合金窗臺的最低處設有排水孔,但是由于窗戶的設計不符合標準,所以進入到窗內的水沒有及時排出,在風的作用下,滲透到屋內。
3.2 設計的原因
3.2.1 現在的很多設計方案,設計者不設窗楣線和滴水線,只做鷹咀構造,窗一般置于墻中,這樣外窗楣就只有5-6cm,所以雨水在風力及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過鷹咀線,造成漏水。
3.2.2 有些設計外墻飾面磚設計成拼縫,磚之間就沒填縫材料;更易造成漏水;女兒墻根部是易開裂的部位,如果設計一道反梁,女兒墻磚墻砌在其上,則會減少女兒墻根部開裂造成的漏水。
3.2.3 外墻飾面為涂料的,缺少保護層,由于溫差變化大,涂料層和抹灰層的冷縮熱脹比較頻繁而產生裂縫,而設計對此類墻面沒有具體的抗裂要求;外墻預留洞口沒有防水設計,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施工的原因
3.3.1 施工不當引起裂縫。在進行砌體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所用的砂漿沒有按照規范標準調配,導致其強度和飽滿度不符合要求,此外因為施工程序或者是施工技術的不規范,導致裂縫的出現。
3.3.2 混凝土構造柱與磚墻結合處滲水。在建筑中最易發生漏水的部位就是構造柱和磚墻的結合處,此處是漏水的多發區。主要是由于構造柱和磚的膨脹系數不同,加之砂漿不飽滿,這樣在溫度變化下,在二者結合部位產生裂縫。此外還有施工程序的不規范造成的裂縫,比如光滑基層沒有進行毛化處理,基層濕潤度不夠等。
3.3.3 外墻飾面磚和打底層砂漿粘結力不足。外墻面沒有留置分隔縫;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沒作仔細的密封處理;外墻窗安裝沒做好防水密封處理;飾面磚縫多采用擦縫形式,灰漿難以進入飾面磚內;磚縫存在不密實,有砂眼、孔洞、開裂;外墻抹灰層一次性太厚,又未采取適當加強措施而產生裂縫。
3.3.4 在粘貼瓷磚時,由于施工時砂的密實性和飽滿度不夠,形成許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進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貼面瓷磚是在高溫條件下燒結而成,本身具有密實性,通常情況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縫不密實,雨水通過瓷磚勾縫處的微裂縫會慢慢地滲透至建筑物的內部,產生局部的滲漏,導致室內墻壁潮濕的情況。
4 外墻滲漏的預防措施
4.1 設計層面的預防
在建筑進行設計階段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到滲漏的問題,要持有防水的理念來進行設計,在設計圖紙上要清晰的注明分隔縫的留置。對于在外墻涂料的飾面工程中,要嚴格規范施工程序并且采取相應的抗裂措施。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防水措施,尤其是對于細節部位更應該加強重視。
4.2 對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
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在施工之前,要向其講授施工技巧和施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嚴格控制程序,保證工程的質量。在施工中,要保證濕磚上墻,控制好砂漿的配合比,勾縫要均勻密實,上下錯縫等要求,此外還要加強監督管理。
4.3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4.3.1 墻體砌筑。嚴格控制砂漿配合比,混合砂漿中強化使用石灰膏;加強框架柱與墻體交接處的施工;確保砌筑砂漿飽滿度;外墻磚外側需隨砌隨收縫,保證灰縫密實;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米;外墻砌體的轉角處和內外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
4.3.2 抹灰層。基層必須處理干凈,尤其是殘存木屑,并提前1天澆水濕潤基層;混凝土面必須毛化處理;不同材料墻體交接處必須掛加強網處理,避免受溫度變化收縮不均勻影響而產生裂縫;罩面成活后第2天澆水養護,堅持7天以上。
4.3.3 貼磚施工階段。抹灰前墻面澆水濕潤透,砂漿具有好的和易性和粘結強度;鑲貼時,在面磚背后滿鋪粘結砂漿,鑲貼后,用小木槌輕輕敲擊,使之與基層粘結牢固;貼完每一皮后須將磚上口灰刮平;收縫時使用圓形器具推縫,并要求磚縫光滑平順,嚴禁有砂眼、孔洞;飾面塊材在使用前清洗干凈,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使用;外墻鑲貼飾面塊材要牢固。
5 結束語
房屋建筑的外墻滲漏是建筑中比較常見的病害,從設計到施工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形成裂縫。所以說在設計階段就要嚴格控制質量,不超出設計規范的要求,并且不斷的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在設計方法上不斷創新。在不斷的實踐中,要逐漸的摸索經驗,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設計技術,保證建筑的外墻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洋.房屋建筑外墻滲漏原因分析和處理[M].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0-15.
[2]孫經緯.淺析建筑外墻滲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15.
[3]夏毅,崔曉良.建筑外墻滲漏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