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所以要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給予足夠的重視。文章對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術
在土木工程中,有很多的施工單位,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緊密的溝通,只有有效的協調好各個施工單位間的工序,才能夠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在施工的全部程序中,混凝土作為一項重要的施工程序,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文中對于混凝土的施工程序以及各個程序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1 混凝土原料要求
1.1 對水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的各用水環節里,不能使用沒經過處理的沼澤水、工業污水、工業廢水。預應力混凝土以及鋼筋混凝土不得應用海水。拌制混凝土要符合下面的要求:水中不得有影響混凝土硬化凝結的糖類與油類,PH值必須大于4,硫酸鹽含量不得超過1%。
1.2 對水泥的要求
使用水泥時一定要區別水泥強度等級,掌握正確的使用辦法。由工程基礎情況為標準,選擇合適的水泥種類。
1.3 對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最基本的骨料成分是砂石,根據砂石摻入比,我們知道,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土木工程施工時,應該進行統籌規劃,仔細研究砂石質量、力學指標、開采儲存辦法等。對于骨料應當從經濟、優質、就地取材等幾個原則出發,進行合理選擇??梢杂锰烊还橇希梢杂萌斯す橇?,也可以用混合骨料。
2 配料和攪拌要求
2.1 配料準備前提
水泥進場的時候,要按照級別、包裝、品種、出廠日期、裝配倉號等進行一一檢查,而且還要對安全性、強度等性能指標實行復驗制度。其質量一定要符合國家標準。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對水泥的質量與出廠日期產生質疑,可以要求復驗,復驗不合格的水泥產品,不得繼續使用。預應力混凝土中,絕對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水泥。
2.2 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在正式配料之前,應當要進行配比實驗,而不得根據經驗進行配比。在保證水泥質量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與經濟的原則。對于檢查發現的錯配、少配、漏配的混凝土禁止出倉。生產混凝土過程中,石、砂實際含水量可能同設計配比含水量有差距,施工中要隨時根據現場測試結果進行配合比調整。
2.3 對投料量的要求
攪拌機承載混凝土量不應過多,投料量應控制于攪拌機額定容量以下。根據施工配合比、攪拌機型號,對投料量進行科學要求。
3 運輸混凝土要求
3.1 運輸基本要求。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會因為時間較長而發生離析或者初凝現象,所以說混凝土的路程決定了運輸時間的長短,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都會將混凝土的拌合地設在澆筑現場附近,便于運輸。并且對于應用滑模施工的無縫澆筑,更應該保證運輸的速度,防止在澆筑期間出現供應中斷的情況。
3.2 運輸方法要求。混凝土的運輸種類分為平面運輸、樓平面運輸以及垂直運輸。平面運輸一般應用砼運輸車以及自卸汽車。樓面運輸多以雙輪手推車為主要運輸方式。垂直運輸的方法可以有井架運輸、快速提升架運輸、混凝土泵運輸、塔式起重機運輸等等。
4 混凝土施工要求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之前,要對模板認真的檢查,對于模板的尺寸、標高和位置等進行確認,并且將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如果是在雨雪天氣情況下,不應該進行露天澆筑。在施工中,如果是豎向澆筑的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該先在底部填筑一些水泥砂漿,然后在澆筑混凝土期間一定要保證振搗的連續性和均勻性,避免發生離析現象。如果澆筑的高度超過三米的話,那么應該利用溜管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在澆筑的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各個結構部件,避免因為移動變形而影響到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在澆筑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澆筑的完整性,中間停歇的間隙要盡量控制在最短時間內。
按照混凝土的澆筑標準,在澆筑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中間停歇的時間超過初凝時間。但是在實際施工中,肯定會因為設備或者人力技術方面的原因而出現停歇時間過長,且超過初凝時間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就要留設施工縫。施工縫的留設位置要根據技術和設計的要求來決定。由于對施工縫進行澆筑時,會出現新舊混凝土結合的問題,這部分的結合性較弱,相對來講可承受的剪力也要小,所以說施工縫最好留設在易于施工且承受剪力小的地方。
當混凝土澆筑之后,應該對模板內的混凝土進行充分的振搗,保持振搗的連續性和均勻性,使混凝土可以充滿整個模板。保證振搗的質量,將混凝土中的氣泡全部排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均勻性。
5 混凝土養護的要求
混凝土硬化與凝結是因為水泥同水產生了水化反應。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我們應當采取一些有效的工藝手段,讓水化反應發生得更快更徹底。這種建立合適水化反應環境的工作,就是混凝土養護的過程。為了讓水化反應快速充分完成,使混凝土硬化凝結速度加快,我們要防止成型混凝土的過度風吹、寒冷、干燥、暴曬。這些惡劣的環境都會使其產生異??s或是裂縫破壞。對此,我們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對其表面進行及時灑水養護,以保護表面濕潤,防止表面過干造成的裂縫。表面養護的具體要求有:
5.1 養護混凝土的時間不應當少于28天。
5.2 低塑性混凝土應當在澆筑完成之后,馬上進行噴霧養護,之后再進行及時的灑水養護。而塑性混凝土也應當在澆筑完成的6-18小時之內開始進行灑水養護工作。
5.3 混凝土的養護應當連續進行,中間不要中斷,確保在養護期間內,被養護建筑一直處在表面溫潤的狀態。
6 結束語
在我國大量興建土木工程的形勢下,一定要保證土木工程的質量,不要為了追求速度和數量而忽視了質量。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應用的最為廣泛的材料,對于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要加強重視。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充分的了解混凝土的特性,了解其在施工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將混凝土在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解決的措施,防止質量問題的產生。只有保證了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才能夠對土木工程的質量有所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本沛.混凝土結構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理論與發展[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
[2]吳景海.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試驗研究和有限元分析[D].博士論文,天津大學,2003.
[3]陳宏山.土木工程發展中的幾個重點問題[J].建筑與結構設計,2007(02).
[4]陳觀明.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J].施工技術,2007(24).
[5]曾安.淺析混凝土施工中的泵送與澆筑[J].河南建材,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