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英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建筑領域的進步,由于混凝土的材料來源比較的寬,而且價位合理,具有著非常優秀的抗壓水平,能夠形成多種樣式,最主要的是它的耐火能力高,不容易被風化影響,而且不需要過多的養護資金,所以它才變成了當今運用最為多的一種材料。由于商品性質的材料的出現,因為它的建設速度非常快,而且屬性安穩,品質優秀,強度小,功效高,而且沒有過多的聲響,可以保護周圍的環境,所以,其發展開始朝著另一個高度前進。文章關鍵的講述了其縫隙相關的內容,而且不斷的吸取經驗,指出了詳細的應對內容。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裂縫原因;預防措施
1 關于縫隙的構成要素
1.1 物料的品質問題
這個要素一般表現為水泥或者是砂石的品質較差。假如項目中使用了品質差的物料的話,就容易導致其成為劣性項目。因此必須把好其品質關,才可以從基礎上確保其品質合乎規定。
1.2 由于地基發生形變現象而導致的問題
在此類構造里面,導致縫隙形成的關鍵要素是不合理的下沉。其尺寸以及形狀等和地基變形的情況,由于地基變形的應力相對較大,使的裂縫一般是貫穿性的。
1.3 建設技術
對于該項內容,要認真的關注如下的事項
1.3.1 水分蒸發、水泥結石和混凝土干縮通常是導致混凝土裂縫的重要原因。
1.3.2 它本身是混合物質,它的品質的優劣的關鍵體現就是它成型之后是否均勻,以及它的密實性等是否合乎規定,所以,它的拌合以及輸送等的所有的步驟中出現的細小的問題,都有潛在的可能性使得縫隙出現。
1.3.3 由于模板的結構不合理,或者是水分和漿液等外滲,未在規定的時間中進行拆模活動等等,都容易使得縫隙現象產生。在建設的時候,其外層出現污染,或者是保護層不合理,澆筑的時候發生位置的改變等等都容易使得縫隙現象產生。
1.3.4 材料的養護活動,尤其是其品質的優劣直接的關乎到縫隙。
1.4 結構受荷
當構造受到一定的力影響之后,就容易發生縫隙,建設時候和運行的時候都會出現縫隙,比如在早些時候因為受到地震影響,過早的將模板拆除,或者是放置和吊運的方位不合理等等都有潛在的危險使得縫隙出現。最為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鋼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彎構件,當受到力的影響的時候,容易發生各種縫隙現象。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在承受了30%-40%的設計荷載,此時就容易出現縫隙,直接看是看不到的,而構件的極限破壞荷載往往都在設計荷載的1.5倍以上。因此,在平常的狀態中,它的結構是可以帶有縫隙來運行的。在其設計中,分別不同情況規定裂縫的最大寬度為0.2-0.3nun.針對那些尺寸比論述的還要大的縫隙,和那些嚴禁發生的縫隙,都要嚴禁的應對,認真地分析。
1.5 由于濕度導致的問題
材料在大氣中硬化的時候,其規模會變小,此時在結構中就會生成拉力現象,當其期強度不是很高的時候,其收縮值是最高的。所以,如果其早些時候的養護不合理的話,就容易發生縫隙。此類縫隙,最容易發生在現澆剪力墻、水池底、壁等工程結構中。
1.6 漸變性質的縫隙
結構構件在內應力的作用下,除瞬時彈性變形外,其變形值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的現象稱為徐變變形。據文獻記載受彎構件由于徐變變形的作用,其長期變形值可增加2~3倍,因變形量加大而使拉區混凝土承受拉應力,造成裂縫的出現。預應力構件因徐變會產生較大的應力損失,降低了結構的抗裂性能。此類裂縫常見于受彎構件的拉區,其特征與承受荷載出現裂縫相同。
1.7 因為建設活動而導致的問題
因為建設活動導致縫隙種類非常多。像是其構造的養護不合理或者是沒有認真地進行養護。使用的水泥等物質的比例不合理。沒有充足的攪拌或者是材料的外表有雜物。保護層的尺寸不合理。不按照規定設置縫隙。在后續的建設中干擾到之前的項目。結構自身的溫差非常大,沒有開展積極的應對方法。在不合理的背景下進行建設,在冬天的時候未對其進行防凍處理。
2 應對方法
2.1 合理選材
2.1.1 水泥:要選那些水化熱不是非常高的材料,而且要確保其安全性合乎規定。
2.1.2 粗骨料:要選擇那些外層較粗,而且比較堅硬的材料。要確保其有著非常優秀的級配,其中有毒成分等的比例要認真的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中。
2.1.3 細骨料:宜用顆粒較粗、孔隙較小,含泥量較低的中砂。
2.1.4 外摻料:宜采用減水劑等外加劑,這樣能夠提升其性能特征,減少水的含量,降低收縮現象的出現幾率。
2.2 配料
2.2.1 配合比設計: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
2.2.2 嚴禁隨便的增添水。
2.2.3 在配比的時候,要認真的計算,要控制好水泥等的含量,要做好拌合活動,如果離析了,要再次拌合,這樣才能夠進行澆筑活動。
2.3 配筋
要確保配筋活動認真地按照建設圖紙來開展,特別要關注如下的內容:
2.3.1 從塑性鉸區延性考慮鋼筋品種、規格、數量的改變、代用,必須考慮對構件抗裂性能的影響,做到強度弱梁。
2.3.2 鋼筋位置要正確。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導致混凝土開裂,鋼筋間距過大易引起鋼筋之間的混凝土開裂。
2.4 模板工程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預防,在模板工程中應注意以下各點:
2.4.1 模板構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間的變形不同而導致混凝土裂縫。
2.4.2 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施工荷載(特別是動荷載)作用下,模板變形過大造成開裂。
2.4.3 合理掌握拆模時間,拆模時間不能過早,應保證早齡期混凝土不損壞或開裂。但也不能太晚,盡可能不要錯過混凝土水化熱峰值。
2.5 混凝土澆筑
2.5.1 混凝土澆筑時應防止離析顯現,振搗應均勻、適度。
2.5.2 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時間。在氣溫高、濕度低或風速大的條件下,更應及早進行噴水養護。當澆水養護有困難時,或者不能保證其充分濕潤時,可采用覆蓋保溫等方法。
2.6 施工技術
2.6.1 加強地基的檢查與驗收工作,基坑開挖后及時通知勘察及設計單位到場驗收。對較復雜的地基,設計方在基坑開挖后應要求勘察補鉆探,當探出有不利地質情況時,必須先對其加固處理,并經驗收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6.2 開挖基槽時,要注意不擾動其原狀結構。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相鄰建(構)筑物間距較近時,一般應先施工較深基礎,以防止基坑開挖破壞已建基礎的地基。
在當今社會中,混凝土材質的項目非常的容易見到。所以,認真的關注其在建設時期遇到的各項不利現象,對于加速建筑業的進步有非常積極地意義,同時還能夠維護建設的安穩性,促進項目的實際意義得以體現。其縫隙現象是最容易影響品質的問題,在建設的時候要針對現象開展積極的應對活動,確保不存在縫隙,或者是將縫隙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之重,尤其是防止出現有害縫隙,以此來保證項目的品質合乎規定,確保其有著非常優秀的持久性以及構造的安穩性特征。
參考文獻
[1]陳曉東.淺談商品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M].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2]商品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科技咨詢.建筑科學,2004-4.
[3]王鐵龍.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陳志源.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