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要:針對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性,指出建筑工程造價控制應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對工程項目管理各階段的造價控制進行了探討,以實現預期投資目標,充分發揮投資效益。
關鍵詞: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標;施工
1 項目投資決策階段
1.1 項目投資決策階段存在的問題
普遍存在對項目前期投資決策不夠重視,對投資控制的基礎性工作欠缺。如在項目建議書階段,由項目投資方向其主管部門提出投資估算,內容非常簡單往往造成漏項。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方委托勘察設計單位、設計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編制投資估算,由于本階段工程量不明確,同時缺乏確定工程投資的有效依據,只能依據專家、決策者們借鑒已完成的工程進行估算,所以投資估算準確性較差。
1.2 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在主觀上對投資決策階段要十分重視,在客觀上要組織好相關參與單位積極開展投資控制的基礎性工作,為作出比較準確的項目投資奠定基礎。一定要認真收集分析基礎資料,保證其準確性、可靠性,做好市場研究,真實評價項目建設必要性,有效確定項目評價價格和基準參數,合理評價項目投資效益。
2 項目設計階段
2.1 項目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更關注于設計方案的使用功能、外觀形態,而對經濟因素考慮較少,投資控制的重點也側重于項目建設的施工階段。設計階段工程項目概算依附于設計方案的統一收費,不能形成獨立的取費單元,無法單獨反映工程造價管理的工作量;同時,也沒有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工程概算工作量與編制水平的量化指標,無法從法規制度上明確項目概算對項目建設的控制力度,從而導致項目概算僅作為審批立項的依據,未能將其作為控制項目建設總投資的最終尺度。
2.2 項目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2.2.1 改變慣有的經營理念。在設計階段應加強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制定明確的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目標,逐步調整設計院內部專業結構的配置,盡量做到投資估算與擴初設計密切結合,擴初概算與施工圖設計密切結合,在項目設計定稿前,充分聽取造價工程師的意見,努力提高設計方案的技術可行性和投資總額的合理性。
2.2.2 積極推行限額設計。所謂限額設計,就是要按照批準的設計任務書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施工圖設計。即按上階段設計審定的投資額和工程量分解到各專業,然后再分解到各單位工程和分項工程,各專業在確保滿足必要的使用功能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進行選材設計。
3 招投標階段
3.1 招投標階段存在的問題
3.1.1 評價體系不合理
在工程評標中,目前主要采用“無標底招標,有標底評標”的辦法,其評標價主要是參考工程造價與各投標單位平均投標報價按一定的權數組合,然后乘以市場平均下浮率。這種評價體系決定中標關鍵在于接近投標人的平均報價,具有很強的隨機性,造成投標人的廢止性,甚至哄抬造價、惡意競價或串標。
3.1.2 存在惡意競標行為
建立規范建筑市場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的承包商與發達國家成熟的承包商不同,缺乏成熟的市場行為,常常為了爭搶工程而無視市場風險,把招標投標當做搏彩,以拿標為目的,惡意降價,中標價格壓制很低,中標以后,為了不虧損,只能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追加工程費用。
3.2 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3.2.1 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
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實現了量價分離、風險分擔,變現行以預算定額為基礎的靜態計價模式為將各種因素考慮在全費用單價內的動態計價模式,同時,能夠反映出工程個別成本。所有投標人均在統一量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和企業自身實力,并充分考慮各種市場風險因素,即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優勝劣汰,避免投標報價的盲目性。
3.2.2 完善投標文件評審工作
首先進行初步評審,也稱為響應性審查,其次進行詳細評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技術評審、管理與技術能力的評價、價格分析。其中價格分析主要是分析投標價格的合理性,并找出報價高低的原因,著重評審報價構成,及投標文件中所附資金的合理性,審查各階段的資金需求計劃是否與施工進度計劃相一致。
4 施工階段
4.1 施工階段存在的問題
4.1.1 價格浮動問題
隨著供求關系的上下浮動,出現了供不應求和供過于求的情況,市場價格決定著工程項目的工程造價,同時工程項目的規模對市場的需求也決定著市場價格,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制約。
4.1.2 預算的不準確性
準確的預算是報價決策的依據,是保證施工階段工程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所以,如果在預算編制中出現漏洞或問題,就會直接影響施工階段的造價,而目前許多地方的建筑行業中都存在復合標底評標法,再加上企業內部定額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得預算編制中存在很多問題,直接影響了報價決策的準確性。
4.2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4.2.1 成本價格控制要遵循“量價分離”原則
施工階段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及其他費用,由于市場供求關系在不斷變化,我們應該遵循 “量價分離”的原則,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進行有效控制。
(1)材料價格控制
材料價格控制包括:①考慮資金的周轉時間和速度,減少資金占用時效,合理確定進貨批量和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的儲備。②控制買價,通過對市場行情的深入細致調查,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貨比三家,擇優購料。③控制運費,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以降低運輸成本。
(2)人工費用控制
主要從用工數量和質量方面進行控制。第一,要提高生產工人的施工技術水平和班組的組織管理水平,減少和避免無效勞動,提高勞動效率,精減人員。第二,實現包干控制,將勞動定額工量分配到班組,進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多勞多得政策。第三,對于技術含量較低的單位工程,如砌石工程等,可以讓班組承包,自行分配人員和工作,降低工費。
(3)機械費用控制
充分利用現有機械設備,實現一機多用原則,對于先進的生產設備,要及時引進,提高生產效率,全面提高機械的利用率,減少設備維修養護人員的數量和設備零星配件的費用。
4.2.2 實現有效的預算和真實的報價制度
在實際施工時,數量可能減少的分項工程單價要降低,經計算發現工程數量在施工中有可能增加的分項工程單價要提高,以便在結算時增加額外收入,做到有效的預算管理。
5 工程竣工結算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5.1 審核竣工結算編制依據
5.2 審核工程量
5.3 審核分部分項工程、措施項目清單計價
5.4 審核規費、稅金及其他費用
6 結束語
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是動態變化的過程,需要運用各種方法,合理利用資源,爭取做到正確決策,優化設計,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并在工程建設的每個階段,對工程造價實施全方面有效的控制,實行信息化、科學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建設資金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志聲.淺談建筑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基建處.
[2]黃永春.建設項目施工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