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蓉 馬玉寶 李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測繪技術和儀器都有了快速的發展,并不斷的得以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對地籍測量工作有了更高的需求,測繪科學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種發展趨勢下,測量學傳統的教學體系和課程結構都無法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要求,因此地籍測量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文中針對教學內容的改革進行了分析,從而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創新進行了闡述,并進一步對學生的職業素質的教學進行了強化。
關鍵詞:高職院校;地籍測量;教學;改革
前言
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地籍測量學針對研究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權屬、位置、數量、質量和利用現狀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以數據、表冊和圖的形式表示,并由以課稅為目的的地籍擴大為產權登記和土地利用規劃服務的多用途地籍的內涵和外延更加的豐富,同時成為政府宏觀決策時的科學依據,被廣泛的應用于現代地籍測量當中,并與其他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融合在一起,為地籍測量的更深入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當前的發展趨勢下,地籍測量學的教學內容改革已試在必行。
1 教學內容的改革
測量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獲取空間三維坐標及進行信息處理與管理的技術。但隨著各種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如電子技術、激光技術、空間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被引入到測量當中來,從而帶動了測繪技術和測繪產品的發展,從三維向多維發展,從靜態向動態發展,從地面向空中發展,從技術型向管理發展。這種發展及趨勢給測量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內容的改革應該棄舊用新,刪繁就簡,同時對于一些舊的方法和儀器等應進行壓縮淘汰,測量教學轉到較全面體現測量學本質及對各行業的作用的方面,對于最新科學的成果要在教學中及時的進行反映,因此,應針對專業的特點對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進行徹底的改革,從而適應地籍測量的需要。
在具體處理傳統內容與新技術之間的關系方面。教學內容可作三方面的處理:一是對于一般傳統教學內容。二是內容上有一定難度,與新技術發展相關的章節,則要詳細講解,連帶介紹新技術,相應指出目前的研究動態,以引導學生向本學科深度發展。三是介紹測繪在整個地理信息產業中所處的位置和作用,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測量學是研究地理信息采集的方法以及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和應用的學科。
當然,這方面工作應該重點放在高職類測量學教學新教材的編寫出版上。新教材的編寫應以地理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為核心,以空間點位的確定為基礎,以測量學在該專業中的應用為重點,全面反映測繪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成果。
2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
2.1 加強啟發式教學,培養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
各學科的教學時間性都較強,在有限的課堂上不能把整個學科的知識都面面俱到的傳授給學生,在教師點到的基礎上還需要學生學會獨力思考和自學,這時啟發式教學就能充分發揮其目的。啟發式教學主要是通過對學生興趣啟發、思路啟發、比較啟發三個方面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獨力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興趣啟發是利用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生產生欲望。其次,思路啟發,就是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實際問題理論化,抽出共性,抓住本質,為解決問題提供捷徑。如介紹三角測量和三邊網測量,雖然是兩種不同的平面控制測量方法,但其內在本質是一致的,舉一反三,不難掌握。第三,比較啟發是通過比較,如比較三角高程測量與水準測量的異同,啟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聯系和區別,以利于知識信息的歸類、記憶。
2.2 重視實踐教學,系統安排實驗內容,注意動手操作技能培養
高職院校培訓的是實用的、綜合性的專業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對實驗課的課時進行安排,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實踐性教學與實驗課充分的聯系起來,對每次實驗均有明確的實驗要求。實驗中發現錯誤和數據超限時,不要急于要求學生返工重測,而是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回憶和數據分析,幫助其找出錯誤和問題再做處理,著力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結束后,要盡量安排學生進行測量實習,讓學生親自參加到實際的測量工作當中,對所學的理論進行實際操作,不僅有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測量技能,使學生在實際測量工作中得到智力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從而激發學生的對知識的求知欲,從而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需要。
2.3 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教學
目前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師資緊缺,課時少,實驗室硬件不足等特點,同時測繪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新技術新產品不斷的更新,實驗室的資金有限,根本無力不停的更換新儀器,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可以引進或自行編制一系列內容全面、功能強、界面友好、反映最新測繪科技發展動態的多媒體測量學教學軟件,滿足學生自行學習的需要,這樣不僅使學生對課堂的內容進行了復習和補充,同時還能擴寬自己的知識面,激發對測量學的興趣。
3 強化職業道德培養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為生產第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進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成為一個綜合型的技術應用人才。在教師的測量教學當中,要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在測量工作當中,對誤差有要求,在允許的范圍內可以使用,超出允許值時就得作廢。在測量實驗和實習中,教師要嚴格檢查學生的實驗成果,發現成果的誤差不在允許范圍值時,在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對于學生私自更改數據或是偽造數據的,一定要嚴厲的進行批評教育。這樣可以讓學生知識錯誤的所在,同時還能及時對學生的不良習慣進行及時的遏制,從而避免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對工作馬虎,不認真。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直接關系著國家的經濟建設,因此為了遏制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國家應該制訂相關的法律保證測量成果的正確性,同時學校也應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從而促進測繪行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測繪工作的工作效率,并保證測量成果的精確可靠。
4 結束語
隨著當代測繪新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地籍測量學的自身特點與應用范圍及其與其它專業學科的交叉融合,其內容也在與時俱進。因此,這門課程內容與方法改革會不斷地深化,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 滿足和適應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林增杰,嚴星,譚峻.地籍管理[M].經濟地理,2001.
[2]馮國珍.淺談電子實習教學改革與學生電子產品設計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學論壇雜志,2002.
[3]劉俊.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創新人才叨[M].邵陽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
[4]曹俊茹.宋振柏.數字化數據采集與實驗教學方法的探討[J].測繪通報,2007.